羽渊饮血黄熊化,庞狐九尾涂山嫁。
天遣真王出石纽,浊流倒撞天河下。
八年疏瀹肇启谁,崇伯有子天为悲。
大费朝发烈山焰,庚辰夜走巫支祁。
岳麓碑成专阃寄,股胫无毛不告瘁。
荆扬稻稌桑土蚕,一凿龙门开美利。
西门邺令锄奸狙,绵钱十万穿漕渠。
二千年来故道徙,遂令淮海悲其鱼。
汉家永平二渠酾,依然曲直一千里。
惜哉故事不允终,修筑金堤计方轨。
吁嗟乎千秋万岁颂神禹,九载勤劳作怨府。
云何师鲧不受诛,我为崇伯呼天告冤苦。
黄河篇
羽渊饮血黄熊化,庞狐九尾涂山嫁。
天遣真王出石纽,浊流倒撞天河下。
八年疏瀹肇启谁,崇伯有子天为悲。大费朝发烈山焰,庚辰夜走巫支祁。岳麓碑成专阃寄,股胫无毛不告瘁。荆扬稻稌桑土蚕,一凿龙门开美利。西门邺令锄奸狙,绵钱十万穿漕渠。二千年来故道徙,遂令淮海悲其鱼。
汉家永平二渠酾,依然曲直一千里。惜哉故事不允终,修筑金堤计方轨。吁嗟乎千秋万岁颂神禹,九载勤劳作怨府。云何师鲧不受诛,我为崇伯呼天告冤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感慨。诗中通过对黄河的描述,展现了黄河的雄壮与苍凉,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首句“羽渊饮血黄熊化”,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黄河水流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象。黄熊化为水中生物,象征着黄河的生命力和神秘色彩。接着,“天遣真王出石纽,浊流倒撞天河下”两句,描绘了黄河水势浩荡、不可阻挡的景象。这里的“真王”指的是河神或河中的神灵,他们能够影响河水的流向。而“天河”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河,这里用来比喻黄河水势的壮观。
“八年疏瀹肇启谁,崇伯有子天为悲。”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于黄河治理和开发历史的思考。黄河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众多智者和勇者的共同努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任务并未得到充分的完成。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崇伯有子天为悲”,似乎暗示着对于那些致力于黄河治理的人们,天也在为他们感到悲哀。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继续描绘了黄河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特征。如“大费朝发烈山焰,庚辰夜走巫支祁”两句,描述了古代人们对于黄河的观察和想象。其中,“烈山”是古代对黄河上游的称呼,而“巫支祁”则是黄河中的一条巨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象,还蕴含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想象。
最后一句“我为崇伯呼天告冤苦”,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黄河治理和开发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和挑战的不满和抗议。他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这首诗以黄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黄河的壮丽和历史变迁。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支持。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首富含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