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时鸟变春朝,春到南枝闲柳条。
恍记隔宵寻梦处,淡烟和月挂溪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按照“手法+效果+情感”或“内容+艺术特色+情感”来组织答案。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分析其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的情感。此诗以景结情,全诗意境清雅,用词简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我惊讶地听说,时鸟在春天里变了模样,它落在了南枝上那闲散的柳枝间。恍惚记得昨夜我在梦中寻找它,只见淡烟和月亮都挂在小溪桥上。
注释:惊闻:惊讶地听说。时鸟:指候鸟,因春天气候变暖而飞往南方过冬的鸟。南枝:指南方的树枝,也暗喻自己的家乡。春朝:春日早晨。闲柳条:指悠闲的柳条。恍记:恍惚记得。隔宵:过了一夜。寻梦处:指梦中寻找时鸟的地方。和:调和,这里指映衬。淡烟和月:指淡淡的雾气和月光。挂:挂在。溪桥:指小溪上的桥。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七绝。首句“惊闻时鸟变春朝”,诗人一觉醒来,听到窗外的鸟儿正在唱着春天的歌谣,于是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次句“春到南枝闲柳条”,诗人看到柳枝已经绿得发亮,春风拂面,心情十分舒畅;第三句“恍记隔宵寻梦处”,诗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美丽的梦境中,那时的他正在寻找那只可爱的小鸟,如今他已找到了,心中无比欣喜;最后一句“淡烟和月挂溪桥”,诗人看到溪边的小桥上,淡淡的雾气和皎洁的月光相互辉映,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天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