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歌初引日迟迟,菡萏迎风欲放时。
竞打鸳鸯抛约臂,生憎两两宿连枝。

【注释】

菱歌:以菱叶作乐器的乐曲。初引:《诗经》“七月”篇:“七月鸣鵙,八月载绩。我取其曹,食我田苗。”这里的《诗经》指《诗经·豳风·七月》,是古人在夏历六月里举行的一次祭祀活动。“引”,即“奏”的意思,此处是说唱起了《七月》、《豳风》的曲调。

迟迟:慢慢行走的样子。

菡萏(hàn dàn):荷花。迎风:迎着风。欲放:将要开放,指荷花将要开花。

竞打鸳鸯抛约臂:竞,比赛;打鸳鸯,用桨击打水禽,使之分散,这里指划船游戏;抛约臂,把手臂抛到水面上。比喻男女欢爱。生憎(zhēng jīn):讨厌。两两:成双成对。宿连枝:指夫妻恩爱,相依为伴。《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淑女”是指有德女子,而“君子”是指有德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采莲活动的诗,写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与一个年轻的男子在荷塘边嬉戏游玩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日出开始,一直写到傍晚,描写了女子从见到男子起,直至最后两人依依不舍地分手,整个过程。

开头两句“菱歌初引日迟迟,菡萏迎风欲放时”,写景抒情。“引”是吹奏。“迟”是慢走、缓缓前行的意思。“迟迟”二字渲染了一个宁静的黎明氛围,暗示此时是夏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菱歌初起”说明此时正在举行采菱节,姑娘们唱起了欢快的《诗经·豳风·七月》曲。“初引”表明此曲刚刚唱过。“初引”又暗示时间还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但人们已经在忙碌起来。“菱歌”即以菱叶制成的乐器,也就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那支曲子。

“竞打鸳鸯抛约臂,生憎两两宿连枝。”写女子与男子在荷塘边嬉戏游玩的情景。“竞打鸳鸯抛约臂”,是说女子看见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游,便想与之戏弄,于是便用双手将它们拨开,并扔向水中。“抛约臂”即抛掷双臂,喻意男女欢爱。“生憎两两宿连枝”,则是女子看到鸳鸯两对紧紧相依在一起,心中非常厌恶这种亲昵行为,认为男女相爱就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太亲近。

这首诗通过描写女子与男子在荷塘边的嬉戏游玩情景,表达了女子对男女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