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草东郊径路深,枝头鸟语最关心。
几声啁唽宛如诉,不似黄鹂俱好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此诗为作者在长安东郊捕鹿时所作。前两句写景,“出草东郊径路深”,是说出了草的地方是到长安东郊的路很偏僻;“枝头鸟语最关心”,是说枝头上鸣叫的鸟儿都显得格外地关心。后两句写情,“几声啁唽宛如诉”,是用几个黄莺般的啾啾叫声来表达作者的心情,“不似黄鹂俱好音”,是说黄莺们虽多却都不如自己的好。
【答案】
译文:出草的地方到长安东郊的路很偏僻,枝头上鸣叫的鸟儿都显得格外地关心。几声啁啾好像在诉说衷肠,不像黄莺那样多而齐声啼叫。
赏析:这首诗写于开元初年(713),诗人在长安东郊捕得一只小麋鹿。这年春天,他离开京城,到了河南颍阳,又来到洛阳东郊。这时正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生机勃勃,一片繁忙景象。但作为朝廷的一员,远离京都,身在异地,心情自然也难免有些郁闷不畅。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东郊捕猎时所作,当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草木葱茏,野禽活跃。然而作者却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春光,反而觉得东郊僻远之处,道路艰深。他看到树枝上鸟儿欢叫着,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但作者认为这些鸟儿虽然很多,但它们所发出的鸣叫都不像是自己那一声婉转悦耳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