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朝进谏之时,直节早推独步;
自文恪捐躯而后,乡贤复见斯人。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当先朝进谏之时,直节早推独步。”

  • “当先朝进谏之时”:指的是在宋朝初年,当政者需要进言的时候。在这里,“先朝”可能指的是宋初的几位皇帝(赵匡胤、赵光义等),而“进谏”是指他们向皇帝提出意见或建议。
  • “直节早推独步”:直节即正直的节操,独步则是独一无二,形容这个人在正直方面非常突出,无人能及。

第二句:“自文恪捐躯而后,乡贤复见斯人。”

  • “自文恪捐躯而后”:文恪是宋初的一位忠臣,名叫王文恪,他在去世之后,即被谥号为文恪。这句话意味着自从王文恪牺牲后,这样的人物才再次出现。
  • “乡贤”指的是地方上的贤人或者有德行的人。

接下来是诗句和译文:

原诗:

当先朝进谏之时,直节早推独步;
自文恪捐躯而后,乡贤复见斯人。

译文:

当宋初需要进言时,你的正直节操已无人能比;
自从文恪献出生命之后,你又重新显现于乡间。

注释:

  • “当先朝进谏之时”:指的是北宋初期,当时的政治环境需要一个能够直言不讳地进言的建议者,也就是所谓的“谏官”。
  • “直节早推独步”:这里的“直节”是指正直的节操,而“推”表示推崇。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你在正直方面很早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无人能及。
  • “自文恪捐躯而后”:文恪是宋代开国功臣之一,他因忠诚而被追赠为文恪。这里指的是自从王文恪去世之后,又出现了这样一位正直的乡贤。
  • “乡贤”:指地方上的贤人或者有德行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位历史人物的赞美和怀念。首句回顾了这位人物在宋初需要进言时所展现出的正直节操,强调了他的独特地位。第二句则描绘了这位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宋初时期。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是真正的乡贤,再次证明了他的卓越品质。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传达了对正直和道德价值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