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交四十年,忽云一面缘悭,促膝谈心思老友;
握别廿三日,讵料千秋论定,成仁取义痛孤臣。

【注释】

吴可读:明末清初诗人、学者,字元长,号东篱,福建闽县人。与顾炎武、黄宗羲等有交往。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后为清朝所杀。

挽:送别诗。

联:对子,一种韵文,通常由两行组成。

【译文】

我们结为好友四十年了,忽然听说你和我的缘分太浅了,我们促膝谈心的时候,都感到像老朋友一样亲切;

和你离别已经有二十三天了,想不到你我之间的议论已经定案,你为国捐躯取义,真是让人痛心啊!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为友人吴可读所写的挽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死难的哀悼之情。

开头两句写二人相交四十年的友谊,忽闻君命,顿觉如失手足般痛心。“缔交四十年”一句,交代了两人相识的时间之久,“忽云一面缘悭”,则点出了他们之间因缘浅薄的原因,即战乱频仍,彼此不能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或诗词来传情达意。而“促膝谈心思老友”一句,则描绘了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相互倾诉、相互慰藉的情景。

中间四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离世的哀悼。“握别廿三日”,说明他们分别已有二十三天了。“讵料千秋论定”,则表示诗人对于朋友的结局早有预料,但却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成仁取义痛孤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哀悼之情。他以“孤臣”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忠诚和敬仰。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他对朋友死难的悲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