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馈东坡岁,不祭阆仙诗。
临歧遇良友,握手话别离。
人别岁亦别,且将征装迟。
佳节好行乐,莫待潘鬓丝。
梅花满孤山,香漏三两枝。
欲振探梅兴,踏雪西湖湄。
舟子亦守岁,冷把湖船羁。
夜深秉烛游,力猛忘神疲。
明月已死魄,不见人影随。
振衣登高冈,俯视寒云披。
巢鸟寂无声,杂树迷幽姿。
天空无惊皇,自携琼箫吹。
万家烟模糊,红出屋顶炊。
拍手划然啸,惊堕云中鸱。
咄咄呼怪物,瞠目山僧痴。
明朝约赌酒,但拜双鬟垂。
人与年俱新,好似儿童时。
长安走马去,吐出胸中奇。
青云厉高响,健翮鸣朝曦。

【赏析】

这是一首写除夕夜的诗,是作者与友人相聚吴山时所作。此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在除夕之夜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首联“不馈东坡岁,不祭阆仙诗”,意思是说,我不需要去拜谒苏轼的故居,也不需要去祭奠李白、杜甫的诗篇。这里用典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颔联“临歧遇良友,握手话别离。”意思是说,在分别之际,作者与友人相拥告别。尾联“佳节好行乐,莫待潘鬓丝。”意思是说,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时刻里,不要等到头发变白才后悔没有尽情地享受生活,要抓住这难得的时光。

这首诗以除夕为主题,通过对诗人与友人在除夕之夜相聚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及时行乐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中的一些词语和意象也富有诗意,如“梅花满孤山”、“香漏三两枝”等,都给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感觉。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注释】

①不馈东坡岁:不拜谒东坡。

②不祭阆仙诗:不祭拜李白、杜甫。

③临歧:路旁分手,指送别。

④良友:好朋友。

⑤征装迟:旅途辛苦,暂作停留。

⑥潘鬓丝:指白发。

⑦孤山:即南屏山,在杭州西湖之南。

⑧探梅兴:赏梅的兴趣或雅兴。

⑨踏雪:指赏梅。

⑩舟子:船夫。

⑪冷把:勉强把玩。

⑫月死魄:月亮已经落下去了。

⑬振衣高冈:振起衣服,登上高山。

⑭披:覆盖。

⑮巢鸟:停歇在巢里的鸟。

⑯幽姿:幽静的姿态。

⑰无惊皇:天空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

⑱琼箫:玉制的箫。

⑲万家:众多人家。

⑳拍手:形容笑声大。

㉑云中鸱:云中的老鹰。

㉒咄咄呼:大声呵斥。

㉓怪物:指云中的老鹰。

㉔瞠目:瞪着眼睛看。

㉕痴:愚蠢,呆滞。

㉖长安:古都长安,今西安市一带。

㉗走马:骑马快速奔跑。

㉘吐胸中奇:吐露心中的奇思妙想。

㉙青云:青天之上,形容志向高远。

㉚健翮:强健的翅膀。

㉛鸣朝曦:鸟儿在清晨的阳光中歌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