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滪瞿塘几日还,江亭遥认水云关。
乍浮乍没渡前渡,半雨半晴山外山。
明月帆飞风正好,黄陵花落夜初闲。
浊醪破戒邀僧话,一解天涯憔悴颜。

【诗句】

  1. 滟滪瞿塘几日还,江亭遥认水云关。——滟滪瞿塘:指四川的瞿塘峡口;几日还:几天就回来了。江亭:指重庆南岸的嘉陵江边;遥认:远望识别;水云关:指瞿塘峡上的滟滪堆。
  2. 乍浮乍没渡前渡,半雨半晴山外山。——乍浮乍没:时而漂浮时而沉没;渡前渡:在瞿塘峡前渡过长江;半雨半晴:有时下雨有时晴朗的天气;山外山:远处的山与近处的山。
  3. 明月帆飞风正好,黄陵花落夜初闲。——明月帆飞:指月光下帆船飞翔;风正好:风很顺;黄陵花落:指黄陵的梅花落下了。
  4. 浊醪破戒邀僧话,一解天涯憔悴颜。——浊醪:浊酒;破戒:打破戒律;僧话:和尚们的谈话;一解天涯:解除了旅途的疲惫;憔悴颜:面色憔悴。

【译文】
初夏登彝陵至喜亭
瞿塘峡口几日就回来,江亭远望水云关。
时浮时沉过瞿塘,一半下雨一半晴。
明月下帆船高飞,风正宜人夜色浓。
黄陵山下梅花落,夜晚轻松谈心空。
浊酒一喝破戒念,邀请和尚共话情。
解脱了旅途的疲惫,面容憔悴却依然神清。

【赏析】
《初夏登彝陵至喜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彝陵至喜亭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首联“滟滪瞿塘几日还,江亭遥认水云关”描绘了作者经过瞿塘峡口的场景。这里,滟滪是地名,瞿塘峡是著名的峡谷,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长江流经该地时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几日还”表示作者经过的时间并不长,但足以让他在瞿塘峡口停留下来。在远处,作者看到了水云关,这是瞿塘峡上的一个著名景观。他站在江亭之上,远远地认出了这座关隘,感受到了三峡的壮丽和神秘。
颔联“乍浮乍没渡前渡,半雨半晴山外山”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瞿塘峡上的所见所闻。这里,作者描述了自己时而漂浮时而沉没的情景,仿佛在体验着长江的起伏波涛。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天气的变化,有时下雨有时晴朗,这种变幻莫测的天气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在山外的地方,他又看到了另一座山峰,那是黄陵山,据说山上有美丽的黄陵庙。这里的“山外山”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颈联“明月帆飞风正好,黄陵花落夜初闲”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感受。在明月照耀之下,他的帆船飞驰而过,感受着风的力量和速度。同时,他还注意到了黄陵山上的梅花已经落下了,给夜晚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丽。这里的“夜初闲”表达了他对夜晚时光的悠闲和享受。
尾联“浊醪破戒邀僧话,一解天涯憔悴颜”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浊醪”指的是浊酒,是一种不纯净的酒;“破戒”则是打破戒律的意思,意味着他可以畅饮无阻。他邀请和尚们一起聊天,以此来解开心中的疲惫和忧愁。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因为身处异地,所以倍感孤独和憔悴。而当他与和尚们聊天时,他的心情得到了缓解,面容也恢复了神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