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浴雨潺潺,白石耕烟齿齿。
且寻栽柳先生,勿问种桃道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漫兴》组诗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漫兴 其四
清泉浴雨潺潺,白石耕烟齿齿。
且寻栽柳先生,勿问种桃道士。

注释:
①“漫兴”:即随意写来的作品,没有固定的韵律和形式。
②“其四”:指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的第四首诗。
③“清泉”:清澈的水。
④“浴雨”:沐浴在雨水中。
⑤“潺潺”:象声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⑥“白石”:白色的石头。
⑦“耕烟”:耕作时烟雾弥漫的景象。
⑧“栽柳”:种植柳树。
⑨“先生”:对年长者的尊称。
⑩“勿问”:不要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游历四川成都时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清泉浴雨潺潺,白石耕烟齿齿。”描绘了一幅清泉与白石的画面。清泉在雨中流淌,发出潺潺的声音;白石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耕烟中跳动。这里的“齿齿”可能是指白石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芒,也可能是一种夸张的描述手法。

后两句“且寻栽柳先生,勿问种桃道士。”则转向了对人的赞美。诗人在这里提到了“栽柳先生”,可能是在赞美那些有才情、有德行的人。而“勿问种桃道士”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既要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又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