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一何悲,众生不同晓。
谁能脱悲欢,鞭心悔不早。
卓哉宝应翁,天眼夜常瞭。
不乐长安居,徒步仁饿殍。
呼我与之俱,穿鼻嗟服皂。
予季涉忧患,同行赖挈保。
栖皇无定居,何由讯安好。

鸡鸣一何悲,众生不同晓。

谁能脱悲欢,鞭心悔不早。

卓哉宝应翁,天眼夜常瞭。

不乐长安居,徒步仁饿殍。

呼我与之俱,穿鼻嗟服皂。

予季涉忧患,同行赖挈保。

注释:

  1. 鸡鸣一何悲 - 清晨的鸡啼声是如此悲伤。这里的“一何”是副词,表示程度深,语气强烈。
  2. 众生不同晓 - 众生(这里指所有活着的人)都不相同,无法在同一时间醒来。
  3. 谁能脱悲欢 - 谁能摆脱或超越悲哀和欢乐?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一种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4. 鞭心悔不早 - 鞭打自己的内心,悔恨没有早点觉悟。这里的“鞭心”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自责和痛苦。
  5. 卓哉宝应翁 - 真是一位卓越的人啊!这里是称赞对方有卓越之处,也表达了对他人格的尊重。
  6. 天眼夜常瞭 - 如同天上的眼睛一样,夜间也能洞察一切。这里的“天眼”比喻对方的智慧和洞察力。
  7. 不乐长安居 - 不喜欢居住在长安(古都)。长安在古代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但在这里可能暗示着远离繁华、追求简朴的生活态度。
  8. 徒步仁饿殍 - 徒步行走,却因为饥饿而成为乞丐。这反映了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不公。
  9. 呼我与之俱 - 招呼我与他一起。这里的“与”表示陪伴或者一起经历的意思。
  10. 穿鼻嗟服皂 - 穿上鼻环,穿上黑色的衣服,表示自己的身份或职业。这是古代的一种装扮方式,象征着身份或职业的变化。
  11. 予季涉忧患 - 我的儿子(季)经历了许多忧患。这里的“季”可能指的是年老的儿子或者是晚辈中的长者。
  12. 同行赖挈保 - 同行依靠他人的庇护。这里的“挈”表示携带或者保护,说明在困难时期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的主人公在清晨听到鸡鸣声时,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无奈,因为众生都无法在同一时刻醒来。他感叹自己无法超越这种悲哀和欢乐,甚至对自己的内心进行鞭挞,后悔没有早点觉醒。
诗人赞扬了一位卓越的人物——宝应翁,他有着如天眼般的洞察力,能够洞察世间的一切。然而,这位宝应翁并不快乐,因为他渴望远离繁华的城市生活,选择了一种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在夜晚行走时,因为饥饿而成为了一名乞丐。
诗人呼唤他一同前行,并穿上了特殊的衣物,以显示他的新身份或职业。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儿子(季)的担忧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在困境中获得帮助和支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同时,诗中的主人公也表现出了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社会不公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