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适游观,秋花适独坐。
徐子官如僧,孤集一蓼可。
袅袅轻红花,偏后江湖堕。
夜雨孤榻悬,归梦常自柁。

【注释】

  1. 蓼花:指水边的蓼草,其花形似花。
  2. 莹甫:即张莹父,字汝玉,号东原,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
  3. 属(zhǔ)赋:指代诗题中的《赠徐子云》,这首诗是作者为徐子云所作。
  4. 适:恰好。
  5. 独坐:独自一人坐在旁边。
  6. 僧:和尚。
  7. 一蓼可:一簇蓼花可以供人观赏。
  8. 偏后江湖堕:意思是蓼花偏偏落在秋天,而秋天正是江湖飘泊的人最感孤单的时候。
  9. 夜雨孤榻悬,归梦常自舵:在夜晚的雨中孤独地睡在床上,常常梦见自己乘船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写景时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将蓼花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紧扣诗题“赋”,即用韵语描写事物。诗人以蓼花为题,通过描绘蓼花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及其与人们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春花适游观”,意为春天的花适宜用来游览观赏。这里诗人用“游观”二字来形容春花,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春花的美丽与娇艳。
    次句“秋花适独坐”,则是指秋天的花最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欣赏。这里的“独坐”既反映了秋天的寂寥,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第三句“徐子官如僧”,诗人以僧人的身份来描述徐子云。这里的“官如僧”既表现了徐子云的谦逊与内敛,也突出了他的学识与修养。同时,这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
    第四句“孤集一蓼可”,诗人以蓼花作为比喻,表示徐子云如同一簇蓼花一样,虽然孤独但依然美丽。这既是对徐子云个性的赞美,也是对他人生境遇的同情。
    第五句“袅袅轻红花”,则是形容蓼花随风摇曳的优美姿态。这里的“袅袅”一词既表现了蓼花轻盈飘逸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与喜爱。
    第六句“偏后江湖堕”,则是说蓼花偏偏落在了秋天这个漂泊不定的季节,而秋天正是江湖飘泊的人最感孤单的时候。这既是对蓼花命运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夜雨孤榻悬,归梦常自舵”,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在这里,“夜雨孤榻悬”象征着人生的困境与孤独,而“归梦常自舵”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蓼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