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违初志,怀贤纫楚芳。
事功一太岳,翰墨两襄阳。
终郁青霞气,愁霾白日光。
示儿传绝笔,遗恨薄天阊。
【注释】
吴宽仲先生挽诗 其三:吴宽是明朝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字原礼,号匏庵,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与杨慎、胡俨等人齐名,世称“南杨北胡”。他的诗文风格清新秀丽,为后人所推崇。
救国违初志,怀贤纫楚芳:挽救国家违背了最初的志愿;怀念贤人却无法实现愿望。
事功一太岳,翰墨两襄阳:成就事业如泰山一样高大;文章书法如襄阳的二张一样出众。
终郁青霞气,愁霾白日光:最终郁闷如青霞之气,愁云遮日如白日之光。
示儿传绝笔,遗恨薄天阊:留给儿子的是最后一笔绝妙之作,遗留遗憾如同天边之门关不上。
【赏析】
此诗是吴宽先生去世时,他的学生所作悼念之作。全篇以哀挽为主调,语言简练而感情真挚。开头四句点题,直述其生平事迹及遗愿。中间四句写其一生功业和才学,赞扬之情溢于言表。末两句则表达了对先生的哀悼与惋惜之情。
诗的开头四句直接点题,交代了吴宽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遗愿。“救国”二字,既表现了吴宽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揭示了其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他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也正是他一生所留下的遗憾。因此,“怀贤纫楚芳”一句中的“纫”,既指吴宽先生对贤人的思念之情,又暗含了他对自身才华未能充分发挥的无奈与遗憾。
接下来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吴宽先生的人生轨迹及其才学风采。“事功一太岳”,意指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同泰山一般巍峨壮丽;“翰墨两襄阳”则形容他的文采飞扬,堪比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文人。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吴宽先生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才华。
正当吴宽先生的人生画卷渐入佳境之时,他却因故离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哀叹。诗中“终郁青霞气,愁霾白日光”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他临终前的心情状态,又暗示了他生前所遭受的种种困境与磨难。这些困境与磨难,使得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心系天下大事,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不已。
最后四句则是对吴宽先生离世的哀悼与惋惜之情的表达。“示儿传绝笔”一句,既是对其一生教诲的传承与弘扬的肯定,也是对其离世后的无尽思念与悲痛之情的流露。因为只有真正理解并继承其遗愿的人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后人。同时,这也意味着吴宽先生的生命虽已结束,但他的精神遗产却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遗恨薄天阊”一句,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薄”,既有轻薄、轻描淡写之意,也有辜负、遗憾之味。它形象地表达了吴宽先生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这种遗憾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失落与悲伤的体现,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哀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吴宽先生一生的辉煌与坎坷,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其离世的哀伤与惋惜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