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执馀公在,交期刘宋间。
九原终不负,卅载邈难攀。
贱子蒙湔祓,凋晨慰往还。
独惭虚一诺,欠写鹿门山。

诗句:

师执馀公在,交期刘宋间。

九原终不负,卅载邈难攀。

贱子蒙湔祓,凋晨慰往还。

独惭虚一诺,欠写鹿门山。

译文:
老师您握着我余下的这份情义,我们之间的友谊如同刘宋时期的人物一般深厚。在九泉之下,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三十年的时间虽然遥远但我会努力攀登。作为晚辈,我有幸得到您的洗涤与庇护,早晨的朝霞为我带来了安慰和鼓励,让我能够继续前行。然而,我深感愧疚,因为我未能完全兑现对您的承诺,我未能亲自前往鹿门山去拜访您,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

赏析:
陈曾寿是近代诗人,他的《吴宽仲先生挽诗·其二》中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友情、师生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师执馀公在”,这里的“师”指的是老师,“执余公”则是指老师手中的一份遗赠或遗书,表达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交期刘宋间”则暗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跨越了时代的界限,如同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刘宋一般,他们的交往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诗的后半部分,“九原终不负”和“卅载邈难攀”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死离别的豁达态度,即使面对生命的终结,也要保持尊严和信念。而“贱子蒙湔祓”和“调晨慰往还”则描绘了作者在悲痛之中仍然尽力保持镇定,给予故人以安慰和希望。“独惭虚一诺”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自责和愧疚,因为自己未能完全履行承诺。最后,“欠写鹿门山”则是表达了作者未能亲自前往墓地表达敬意的遗憾。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悼念诗,它更是一次深情的对话,通过诗歌的形式传递了作者对于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