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倦灯初灺,窗虚雪乍明。
微知花气息,独与砚平生。
泻竹侵帏湿,冰泉入茗清。
犹惭僧课密,涩殷曙钟声。

眼倦灯初灺,窗户虚雪乍明。

微知花气息,独与砚平生。

泻竹侵帏湿,冰泉入茗清。

犹惭僧课密,涩殷曙钟声。

【注释】:

  1. 灺:灯火。
  2. 窗虚:指窗户敞开。
  3. 花气:指花朵散发出的气味。
  4. 砚:写字用的石质工具。
  5. 夕:晚上。
  6. 僧课:僧人的功课。
  7. 殷:浓重的样子。
  8. 曙钟:破晓时敲响的钟声。
  9. 涩:声音低沉、不流畅。

【赏析】:
《冬夜杂述》是一首描写冬夜景色和感受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首联“眼倦灯初灺,窗虚雪乍明。”描述了诗人因长时间用眼而感到疲劳,当灯光渐暗、窗户被雪照亮时,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这里的“灺”字既形容灯火微弱又透露出一种朦胧的美。

颔联“微知花气息,独与砚平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冬夜中的所见所感。虽然窗外的花朵已经凋零,但诗人依然能感受到它们的气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泻竹侵帏湿,冰泉入茗清。”则通过描写室内的景物来烘托诗人的心情。竹子的倒影映入窗帘,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冰泉注入茶中,使得茶水更加清澈。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犹惭僧课密,涩殷曙钟声。”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尽管诗人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但仍然无法摆脱对知识的渴望和修行的要求。这里的“僧课”可能指的是僧人的功课,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教修行的信仰。而“涩殷”则形容钟声沉闷、不悦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无奈。

这首《冬夜杂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