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曲桥横草树萋,书堂佛寺水东西。
溪亭日映阑干外,九十九峰影尽低。
【注释】
陵阳镇: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的泾县境内。
陪随园老人:指作者的好友王稚登。
望九华:游览九华山。
岸曲桥横草树萋:两岸曲折、桥梁横贯,草木茂盛。
书堂佛寺水东西:书堂(读书的地方)和佛寺(寺庙)都座落在江水的东面和西面。
溪亭日映阑干外:溪边的亭子被夕阳照射,影子投射在栏杆以外。
九十九峰影尽低:形容山峦叠嶂、连绵不断,山峰的影子渐渐低下,直至消失于地平线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图,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第一句“岸曲桥横草树萋”,写诗人漫步在江边的小路上,两岸的弯曲小路与横亘在路中的小桥相映成趣,草丛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这里的“萋”字,形容草长得十分茂密,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第二句“书堂佛寺水东西”,则进一步展现了江边的景色。这里的“书堂”是文人雅士读书的地方,而“佛寺”则是供奉佛祖和菩萨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它们都座落于江水的东面和西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第三句“溪亭日映阑干外”,描述了诗人站在溪边亭子里欣赏美景的情景。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亭子的栏杆上,形成斑驳的影子,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最后一句“九十九峰影尽低”,则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九华山的壮丽景象。九华山的高峰连绵起伏,层层叠叠,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而那无数的身影,随着山势起伏,逐渐消失在视野的边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