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自康庄,昧者恒苦陷。
积习使之然,岂不由操鉴。
下士争未荣,恒情避众贱。
苟非削群芜,安能表孤茜。
三更烛易残,五色目终眩。
掩卷下空阶,星月同粲烂。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黄宗羲,全诗如下:
闱中作 其二 (辛巳)
斯文自康庄,昧者恒苦陷。
积习使之然,岂不由操鉴。
下士争未荣,恒情避众贱。
苟非削群芜,安能表孤茜。
三更烛易残,五色目终眩。
掩卷下空阶,星月同粲烂。
- 翻译:
- “斯文自康庄”: 斯文指的是文人墨客的道路或学问。康庄意味着宽广平坦。这里表达的是文坛或学术之路广阔平坦。
- “昧者恒苦陷”: 昧者指的是无知的人,苦陷指的是陷入困境或错误。这里表达了无知的人往往容易陷入错误之中。
- “积习使之然”: 这里的“积习”指的是长期的习惯。它使得人们的行为或思想受到限制。
- “下士争未荣”: 下士指地位较低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地位不高的人常常追求名利,而忽视真正的荣誉感。
- “苟非削群芜”: 苟是如果的意思。这里是说如果不是清除掉所有的杂质,就无法达到真正的目标或成就。
- “安能表孤茜”: 安能表示如何能做到。表孤茜指的是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无二。
- “三更烛易残”: 三更是古代的一种计时系统,相当于今天的23点到24点。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 “五色目终眩”: 五色指的是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形容外界的诱惑使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真伪。
- “掩卷下空阶”: 掩卷表示放下书本。下空阶指离开台阶。这里表达了放下书本后对现实的感悟。
- “星月同粲烂”: 星月指的是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粲烂意为明亮、光彩照人。这里描绘了夜晚星空的美丽景象。
- 注释:
- “斯文自康庄”:文坛或学术之路广阔平坦。
- “昧者恒苦陷”:无知的人往往容易陷入错误之中。
- “积习使之然”:这里的“积习”指的是长期的习惯。它使得人们的行为或思想受到限制。
- “下士争未荣”:地位不高的人常常追求名利,而忽视真正的荣誉感。
- “苟非削群芜”:如果不是清除掉所有的杂质,就无法达到真正的目标或成就。
- “安能表孤茜”:如何能做到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无二。
- “三更烛易残”:三更是古代的一种计时系统,相当于今天的23点到24点。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 “五色目终眩”:五色指的是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形容外界的诱惑使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真伪。
- “掩卷下空阶”:掩卷表示放下书本。下空阶指离开台阶。这里表达了放下书本后对现实的感悟。
- “星月同粲烂”:星月指的是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粲烂意为明亮、光彩照人。这里描绘了夜晚星空的美丽景象。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考场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对知识和功名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批判。通过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