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深人迹稀,群卉乐其养。
岁久成荒芜,行步遭宿莽。
主人恶非类,翻然荷锄往。
吾前止其行,诛恶忌抢攘。
群物各杂生,不碍兰蕙长。
秋雨绿一山,始见门户广。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写院中秋斋之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写院中秋斋之景,“院深人迹稀”点出秋天景色萧条、萧瑟的特点,“秋斋”二字点明时间地点,是秋天的书房,也是作者的居所。“群卉乐其养”,说明作者在读书之余,也喜欢观赏花草树木,这一句为后文铺垫。
第二句写院中植物生长的情况,“岁久成荒芜”,“荒芜”写出了院中秋斋之荒凉,“岁久”则表现了院中植物生长的缓慢。
第三句写院中秋斋的环境,“行步遭宿莽”,说明作者行走时,经常踩到落叶,“宿莽”即落叶堆积成的草丛。这两句写出了院中秋斋环境的幽静与荒凉,也为后文作者的思想变化做铺垫。
第四句写院中主人的情况,“主人恶非类”,说明主人不喜外人来访,“翻然荷锄往”,说明主人发现院子里的杂草太多,便扛起锄头去铲除杂草。这一动作表明了主人对外界环境的厌恶,也表现了作者对外界环境的不满。
第五句写作者自己的态度,“吾前止其行”,表明作者看到主人铲除杂草的行为后,上前阻止,“诛恶忌抢攘”,说明作者认为铲除杂草是好事,不应该因为担心被人误会而不敢行动。这句表现出作者敢于面对现实,不畏强权的个性特点及正义感。
第六句写院中植物的生长情况,“群物各杂生”,表现了院中植物种类众多,生长旺盛,“不碍兰蕙长”,表现了院中的兰蕙等花草生长得非常茂盛,不受其他植物的影响。这两句写出了院中植物繁盛的景象,也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写秋雨过后的景色,“秋雨绿一山,始见门户广”,说明秋雨过后,整个山都变得绿意盎然,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院门也显得格外宽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答案】
译文:
庭院里很僻静,人们很少来此,各种草本植物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由于年月久远,庭院变得荒芜了,走在这里,只能踩着厚厚的落叶。
主人不喜欢那些不是同类的人来访,于是拿起锄头去除掉杂草。
我过去阻止了他的行为,清除掉有害的杂草,不要害怕别人抢夺。
各种草木在这里混杂地生长,不妨碍兰蕙等高贵的花草茁壮成长。
秋雨过后整个山林一片绿色,才看见院门原来如此宽广。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在恶劣的环境中,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态度,就能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