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夔不必有诗名,即以诗论亦正声。
气得江山心转细,胸光城府笔俱清。
破书十乘行装重,华发千丝宦兴轻。
太息风流如逝水,招魂宋玉不胜情。
【注释】
皋夔:指皋陶和夔(kui)龙,都是上古帝王,传说中为掌管音乐的人。《尚书·益稷》:“帝令夔典乐,和律吕。”正声:正直的声音。
气:这里指“志”。转细:变得细密。城府:比喻人的心机,也形容诗文的晦涩难懂。行装重:行李、行装很沉重。
太息:叹息。招魂:招请死者的灵魂回来。宋玉:战国时楚国辞赋家,曾为楚怀王的大夫,因遭谗被贬到湘西,后来楚王召他回朝,他不愿入京。不胜情:非常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之作。许秋岩是作者在京城时的同窗好友,此诗作于作者离开京都赴陕西任职之时,是一篇感旧怀人之作。
首联两句,诗人首先从朋友的为人说起:“皋夔不必有诗名,即以诗论亦正声。”“皋、夔”,指舜的两个大臣,《论语·泰伯》云:“舜有大德而小怨,闻于天下,故兴甲兵,诛三苗,征驩兜、兜兜,收二方,乃服大说焉。”可见皋、夔之贤。但作者却认为他们即使没有诗名,就是论起诗来也应该算得上是正声。这一句表明对许秋岩人品的高度赞赏。
第二联两句,紧承上句,进一步赞美其人格操守。“气得江山心转细”,意思是说:他面对江山社稷,心怀壮志,豪气顿消,变得细心谨慎,如履薄冰。“胸光城府笔俱清”,意思是说:他的胸襟坦荡,心无杂念;笔下清白,不染尘世。这一联赞颂友人的品格。
第三联两句,写友人离开京城时的情状:一车书卷,装满了行囊;满头白发,显得风尘仆仆。“十乘”指书卷之多,“千丝”指白发众多。一个“重”字,既表现了书卷之多,又暗示了旅途劳顿之苦。“华发”句则点明友人已至知天命之年,宦途艰辛,归隐的愿望更切;“招魂宋玉不胜情”,则是说他的才华横溢,无法再抑制心中的情感,只能借《招魂》之篇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全诗通过描写友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京远去依依不舍的情怀以及对友人仕途艰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