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潦倒懒衔杯,布被难温火易灰。
山市蒙蒙吹雨过,故人一一上心来。
荒鸡破晓声犹涩,旅雁冲寒影自猜。
几度梦寻归去路,五更风大却吹回。
【注释】
(1)十一月初六日:即冬至后第五十六天,农历十一月初六。
南行:指作者由南方返回故乡。
是夜旅次:在旅途中住宿时。
听雨有怀:因听到雨声而怀念。
藏诗坞:诗人隐居之地。
(2)客怀潦倒:客人的情怀颓丧。
衔杯:喝酒。
布被难温火易灰:棉被难以保暖,火容易烧完。
(3)山市蒙蒙:山上雾气蒙蒙。
吹雨过:风吹动雨点洒落下来。
故人一一上心来:老朋友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心头。
(4)荒鸡破晓声犹涩:破晓时分的乌鸦叫声还显得有些嘶哑。
旅雁冲寒影自猜:受冷的旅雁影子在天空中徘徊。
归去路:回家的路。
风大却吹回:大风刮起又把作者吹回原处。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冬,当时作者已回到老家,在故乡逗留期间,写下了这首思乡之作。
首句开门见山,写自己客居他乡,心情郁闷,懒于饮酒,连带着棉被也难以抵御那寒冷的天气。第二句承“懒衔杯”三字而来,说棉被虽暖,但那火炉里的柴已经烧得只剩灰烬。两句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和处境,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山市蒙蒙吹雨过”承接“客怀潦倒”,以朦胧迷蒙的山市之景,烘托出作者心中迷茫、失意的情绪。“故人一一上心来”承上启下,写自己听到雨声而想起远方的亲友,从而更加想念故乡。
颈联“荒鸡破晓声犹涩”与“旅雁冲寒影自猜”相呼应,用比喻手法写出自己在异乡听到的声音都带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更突出了自己身处异地的孤独和无助。尾联“几度梦寻归去路”和“五更风大却吹回”则表明自己虽然身在异乡,但内心一直牵挂着故乡,渴望能够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园。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