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良二千石,帝念得人难。
遂以股肱郡,分诸耳目官。
忠传焚草密,政想坐棠宽。
匹马携琴去,儿童望豸冠。
这首诗是辛未年(1071)恭送涂瀹庄师出守处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涂师离开时的离别之情,以及他的政绩和德行。
诗的开头两句“惟良二千石,帝念得人难”,表达了对涂师的赞赏。这里的“二千石”是对官职的一种称谓,表示涂师的职位很高。而“帝念得人难”则说明皇帝在选拔人才时非常慎重,认为得到一个贤能的人是非常困难的。这也体现了皇帝对涂师的高度评价和信任。
“遂以股肱郡,分诸耳目官。”这句话描述了涂师即将担任的重要任务。“股肱郡”指的是重要的郡守职位,而“耳目官”则是指监督地方事务的官员。这两句话一起表达了皇帝对涂师的信任和期待,相信他能为治理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忠传焚草密,政想坐棠宽。”这句话则描述了涂师的政绩和德行。“焚草密”可能是指他处理政务的方式,即通过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国家的稳定。而“坐棠宽”则可能是指他的政策和态度,即对待百姓要宽大仁慈,关心他们的生活。这些都体现了涂师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
“匹马携琴去,儿童望豸冠。”这句话描述了涂师离开时的情景。“匹马携琴去”可能表示他在离开时依然保持着优雅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而“儿童望豸冠”则可能是说当地的孩子们都来观看他的离去,表现出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涂师在当地的威望和影响力。
这首诗既展现了涂师的高官厚禄、德高望重的形象,又描绘了他治理国家、关心人民的政绩和德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涂师的敬仰和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