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坐卧此山楼,明月清风任去留。
黄卷能消终日闷,青灯易感古人愁。
三秋促织催山鸟,几度停梭问斗牛。
知是读书人去后,柴门空锁故林丘。
【诗句释义】:
- 十年坐卧此山楼,明月清风任去留。
- 黄卷能消终日闷,青灯易感古人愁。
- 三秋促织催山鸟,几度停梭问斗牛。
- 知是读书人去后,柴门空锁故林丘。
【译文】:
在山中书楼度过了十年,我在这山楼中静坐,任由风吹过明月和清风。书籍让我忘却了烦恼,只有读书才能消磨我的寂寞。每当夜深人静时,一盏青灯下,我常常感到古人的忧愁。秋天的蟋蟀声声催促着山林中的鸟儿归巢,我在思考着何时停下手中的纺线,向天上的牛郎织女求得一年的丰收。知道是读书的人离去后,那扇柴门空锁着,只留下旧日的树林和丘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读书人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慨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十年坐卧此山楼,明月清风任去留”,描绘出一位读书人在这个山楼中度过漫长的时光,无论春夏秋冬,都在这里静静地坐着、躺着,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任去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读书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的第二句“黄卷能消终日闷,青灯易感古人愁”,则是诗人对于读书生活的深刻反思。书籍能够消除他所有的烦恼,使他忘记一切,沉浸在书中的世界。然而,当他独自面对青灯时,又不禁想起了古人的忧愁,这些忧愁可能来自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也可能是对现实的无力感。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的后两联则进一步展现了读书人的孤独与无奈。“三秋促织催山鸟,几度停梭问斗牛”,诗人通过秋天的虫鸣声和山鸟的叫声,以及停梭的动作,来表达他对于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纠结。而“知是读书人去后,柴门空锁故林丘”,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他知道,当读书人离开这里后,这座山楼将再次回到寂静之中,而那些曾经陪伴他的树木和土地,也将被新的生长者取代。
这首诗通过对读书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欣赏自然的美丽,珍惜与朋友的交流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