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桁频探燕自来,年年春社若相催。
旧巢到处偏能认,伴我呢喃岁一回。

【注释】

春燕:燕子,春天的使者。

帘桁:屋檐下垂下的木条或绳子。

呢喃:燕子低声细语的叫声,这里借指人与燕子之间的对话。

岁一回:每一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燕归来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首句“帘桁频探燕自来”,描绘了春燕飞入窗帘的情景,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燕子在窗前忙碌的身影。“频探”二字,则表达了燕子对春天的渴望,它们频繁地飞来寻找温暖的巢穴。

第二句“年年春社若相催”,承接首句,表达了燕子每年都按时归巢的习性。这里的“催”字,既表现了自然的规律性,又暗示了燕子对春天的眷恋之情。

第三句“旧巢到处偏能认”,进一步描绘了燕子善于筑巢的特点。燕子在选择筑巢地点时,往往会选择熟悉的地方,因为它们能够准确判断出哪里有适宜的环境和资源。这句话中的“偏能认”,表达了燕子对家园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四句“伴我呢喃岁一回”,描绘了燕子与人的和谐相处。燕子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还陪伴人们度过每一个春秋。这里的“呢喃”,既表现了燕子与人的对话,也表现了燕子的亲昵和可爱。而“岁一回”,则强调了燕子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燕归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通过对燕子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