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否承明直,相违廿四年。
羡公归岭屐,酌我在山泉。
台省尊前辈,江湖作散仙。
可能春水暖,来放宛溪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及作者情感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中主要意象,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记否承明直”,承明指汉代宫殿名,在今北京紫禁城午门外。直为御史台官署之通称。《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相赵国时,宾客游士,皆乐置酒夜饮,从人坐满堂。赵王窃谓魏无忌曰:“公乃市井小人,而侯长者,奈何?”信陵君笑曰:“臣乃市井之民也,安敢望长者乎?然所以不敢望者,以诸侯之乱故也。”此句是说是否还记得当年你曾当过承明令(即御史台令)。
“相违廿四年”,相违,相距的意思。廿四年,二十四个年头。这一句说与你分别已二十年了。
“羡公归岭屐,酌我在山泉”,《晋书·谢安传》:“谢石欲邀秦师入洛下,安固争之,不得,遂遣石自下邳还。……后秦军败于淝水,有二捷而还。”谢安字安石。谢安晚年居会稽东山时,谢万去探望,他送万到门前,回屋后就闭门不见。谢万怅然离去。后人把谢万这种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行为称为“东山高卧”。这里用谢万的典故,说自己隐居山林。
“台省尊前辈”,台省,古代朝廷,指尚书省,因在皇宫内而得名。前辈,指先朝老臣或前辈学者。这两句是说你在朝廷中受到尊敬的先辈。
“江湖作散仙”,江湖,泛指江湖之上。作散仙,指退隐林泉。这两句是说现在你像是一位退隐林泉的仙人。
“可能春水暖,来放宛溪船”,宛溪,即南湖。这两句是说如果春天的江水变暖了,就可以放船到南湖中去游玩了。
“赏析”注意诗句中的重要词语“羡”、“尊”“作”、“来”、“暖”等词的运用和所表达的意境。
【答案】
①忆昔承明直,今辞二十年。②羡君归岭屐,我酌在山泉。③台省尊前辈,江湖作散仙。④可能春水暖,来放宛溪船。
译文:
记得当年承明令,与你相隔二十余年。羡慕你回到岭南做官,我正在山间饮酒赏泉。朝廷里你是尊贵的老臣,江湖上你如闲散神仙。或许春天来了江水变暖,可以乘着小舟到南湖游览。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对象是与自己同朝为官的朋友——寿同年复堂观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平实,风格自然。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与友相别已二十年的事实。中间两联抒发对朋友的怀念之情。颈联由景及人,回忆了当年在朝廷里的交往以及后来隐居山林的情景。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自己想要重游旧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