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薪槱意,寄托柴桑径。
望益颜书楼,砥砺谆提命。
愧我欲升堂,衰迟白发迸。
眷怀入室英,蔚起鼓后劲。
尚克祇师言,羹墙见先正。

注释:

  1. 薪槱(yǒu)意:用柴木和火炭烧火的意思,比喻用功学习。
  2. 柴桑径:指隐逸的居所,柴桑是地名。
  3. 益颜书楼:即“颜氏书楼”,是颜真卿的书房名。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4. 砥砺谆提命:砥砺,磨刀石;谆提,磨砺斧头。比喻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本领。
  5. 愧我欲升堂:惭愧,感到自己不如人;升堂,进入大厅,比喻有所成就。
  6. 衰迟白发迸:形容头发稀疏,年事已高。
  7. 眷怀入室英:眷怀,思念;入室,进入内室;英,英才,优秀人才。比喻怀念那些有才能的人。
  8. 蔚起鼓后劲:蔚,茂盛;鼓,鼓声;后劲,后面的动力。比喻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9. 尚克祇师言:尚,希望;克,能够;祇,只是;师,老师;言,言语。意思是说,希望自己的老师的话都能实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学习的渴望,以及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诗的第一句“谁将薪槱意,寄托柴桑径”,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这里的“薪槱意”是指用柴木和火炭烧火的意思,比喻用功学习。而“寄托柴桑径”,则是指寄托于隐逸的居所,暗示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望益颜书楼,砥砺谆提命”,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学习场景。这里的“益颜书楼”指的是颜氏书楼,是颜真卿的书房名。而“砥砺谆提命”则是比喻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本领。
    第三句“愧我欲升堂,衰迟白发迸”,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这里的“升堂”原指进入大厅,比喻有所成就,而现在却感到自己不如人;“衰迟白发迸”则是指头发稀疏,年事已高。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龄增长、能力衰退的感叹。
    接下来的四句“眷怀入室英,蔚起鼓后劲”,则转向了对他人的怀念。这里的“眷怀入室英”意味着怀念那些有才能的人,而“蔚起鼓后劲”则是指奋发向上,勇往直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有才能的人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尚克祇师言,羹墙见先正”则是全诗的总结。这里的“尚克祇师言”意味着希望自己的老师的话都能实现;而“羹墙”则是比喻自己所处的环境或地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于老师教诲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学习、人生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风貌。同时,诗歌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学问、崇尚道德的观念,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