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工山俱,不识山何似。
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
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
夕霭收天地,浩然化为水。
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
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
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
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
曩时极目处,令反在其底。
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
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
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
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
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
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游工山
生与工山俱,不识山何似。
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
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
夕霭收天地,浩然化为水。
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
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
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
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
曩时极目处,令反在其底。
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
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
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
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
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
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
逐句解读:
- 生与工山俱:我与工山共存。
- 不识山何似:无法分辨山的形态或特征。
- 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秋天的时候看山的颜色,早晨是青色,傍晚变成紫色。
- 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骑着马从西边出来,经过树林就像在咫尺之间一样近。
- 夕霭收天地,浩然化为水:夕阳的雾气笼罩了天空和大地,好像变成了水一样。
- 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霜风吹拂着诗人的梦境,听到涛声就惊醒了。
-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清晨的阳光推动着夜色消散,晴朗的天空才让人驻足欣赏。
- 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奇特的石头高高地坐落在上面,陡峭而难以接近。
- 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奋力向前奔跑越过崎岖不平的地形,回头看时又不肯止步。
-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攀着藤蔓登上高空,此时距离天际似乎有千里之遥。
- 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笑着指着那些直立的山峰,俯视它们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
- 曩时极目处,令反在其底:以前我极目远眺的地方,现在却在底部。
- 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远远地向芙蓉峰行礼致敬,却不敢上前交谈。
- 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江水在衣带中间流过,伸手一捞就能舀起水来。
- 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留恋这些东南的农田,田垄交错如同精美的刺绣。
- 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披着衣服感受清凉的风,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足以触动人的心弦。
- 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谁比得上古人的壮烈精神,忠诚和孝顺是建立社会纪年的根本。
- 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愿意去寻求那失落的丹药,修炼成仙跨越红鲤鱼的龙门。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工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工山的美丽景色,从早晨到傍晚的变化,从山的轮廓到山中的细节都一一展现。通过对比和联想,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体验,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李白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赞美,表现了自己对忠诚、孝道和道德规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