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水涨岸添痕,望畏长堤古庙存。
一饭偶然怜饿者,千金何必重王孙。
母能忘报真高谊,汉不酬功实寡恩。
我亦江湖垂钓客,经过聊为荐芳荪。
【注释】
过漂母祠:经过漂母庙。
清淮水涨:清淮河水上涨。涨,水位上升;岸添痕:岸边留下痕迹。
望畏长堤:望着远处的长堤。
一饭偶然怜饿者:吃了一顿饭偶然可怜了饥饿的人。
千金何必重王孙:千金又何必看重王孙呢?
母能忘报真高谊:母亲忘记报答恩情,是真正的高谊。
汉不酬功实寡恩:汉朝不给功臣报酬,是实际少恩。
我亦江湖垂钓客:我也像江湖中的钓鱼客人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半首写诗人在江边见到漂母祠后的感受和感想,后半首则是对“一饭之恩”的议论。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站在江边远眺的景象,以景起兴,引出下文的感慨。清淮之水,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涨落,水位升高,岸边留下了新的痕迹,诗人站在岸边,看着眼前的景物,不由得想起往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第三句“望畏长堤古庙存”,意思是说,望着远处的长堤上的古庙,心中不禁生出畏惧之意。这里的“畏”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的追忆和感慨。第四句“一饭偶然怜饿者”,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句中,“一饭”指的是诗人在江边偶然间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而“怜”则表示了诗人对这种恩情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千金何必重王孙”,则是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反思和评价。这里,“千金”指的是金钱,而“王孙”则是指贵族子弟。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财富和地位,而是在于他是否能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诗人对“一饭之恩”的议论。他认为,一个人应该珍视这种恩情,而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身份和财富而轻视别人。这里的“母能忘报真高谊”,就是诗人对母亲的赞美和赞扬,他认为母亲忘记了报答恩情的行为是一种真正的高谊。而“汉不酬功实寡恩”,则是诗人对汉朝的一种批评和讽刺。在这里,他暗指了汉朝对于有功之人没有给予应有的回报,是一种缺乏恩惠的行为。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以景起兴,以情动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