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女耻自媒,大儒耻自炫。
古人藏岩穴,贤声动州县。
安车聘不出,明王犹北面。
季代重制科,词章罗英彦。
士气日以靡,士心日以变。
四方窃名流,被褐来畿甸。
滥刻诗与文,彼此相夸诞。
朝暮马厩中,欲乘阍吏便。
东阁与西掖,千金重一见。
是曰通声气,不惜身卑贱。
有时关节灵,凤池叨首荐。
得意骄后生,衣钵相流传。
亦有不得志,奔竞日云倦。
譬彼倚市门,色衰遭人谴。
穷通由彼苍,岂必事攀援。
徒丧廉耻心,千秋污笔砚。
不见韩范辈,浩气留书卷。
燕中吟
贞女耻自媒,大儒耻自炫。
古人藏岩穴,贤声动州县。
安车聘不出,明王犹北面。
季代重制科,词章罗英彦。
士气日以靡,士心日以变。
四方窃名流,被褐来畿甸。
滥刻诗与文,彼此相夸诞。
朝暮马厩中,欲乘阍吏便。
东阁与西掖,千金重一见。
是曰通声气,不惜身卑贱。
有时关节灵,凤池叨首荐。
得意骄后生,衣钵相流传。
亦有不得志,奔竞日云倦。
譬彼倚市门,色衰遭人谴。
穷通由彼苍,岂必事攀援。
徒丧廉耻心,千秋污笔砚。
不见韩范辈,浩气留书卷。
注释:
- 贞女耻自媒(贞女): 贞洁的女子不愿通过媒人介绍自己。
- 大儒耻自炫(大儒): 有学问的学者不愿意炫耀自己的才华。
- 古人藏岩穴(古人): 古代的隐士们隐居在山岩洞穴之中。
- 贤声动州县(贤声): 贤人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州县。
- 安车聘不出(安车): 用安车去聘请某人,但对方却不出来。
- 明王犹北面(明王): 明智的君主还会面向北方(表示谦卑)。
- 季代重制科(季代): 指末世。
- 词章罗英彦(词章): 文章辞藻华丽,能够吸引英才。
- 士气日以靡(士气): 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
- 士心日以变(士心): 士人的意志和心态一天比一天变化。
- 四方窃名流(四方): 各地都有一些追求名利的人。
- 被褐来畿甸(被褐): 穿着粗布衣服来到京城附近的地方。
- 滥刻诗与文(滥刻): 随意刻写诗歌和文章。
- 彼此相夸诞(彼此): 互相吹嘘夸大其词。
- 朝暮马厩中(朝暮): 早晚都在马厩里(暗示忙碌)。
- 东阁与西掖(东阁、西掖): 东宫的东阁和西宫的西掖。
- 千金重一见(千金): 十分珍贵,值得重视。
- 是曰通声气(是曰): 这就是说(强调)。
- 不惜身卑贱(不惜): 不吝惜自己处于卑贱的地位。
- 有时关节灵(有时): 有时候。
- 凤池叨首荐(凤池): 比喻高官显要的位置。
- 得意骄后生(得意): 得到成功后变得骄傲。
- 衣钵相流传(衣钵): 师徒间传授技艺或学问。
- 亦有不得志(亦有): 有的人没有成功。
- 奔竞日云倦(奔竞): 忙于追逐名利,感到非常疲倦。
- 譬彼倚市门(譬彼): 比喻。
- 色衰遭人谴(色衰): 容颜衰老,遭受指责。
- 穷通由彼苍(穷通): 命运的好坏不由自己掌握。
- 岂必事攀援(岂必): 难道一定要借助攀附权贵才能成功吗?
- 徒丧廉耻心(徒丧): 白白丧失了廉耻之心。
- 千秋污笔砚(千秋): 千年以后。
- 不见韩范辈(不见): 看不到像韩愈、范仲淹这样的前辈。
- 浩气留书卷(浩气): 高尚的气节留在书本之中。
- 见闻所及(见闻): 所知道的和所看到的。
- 一为陶冶君(一为): 一个被陶冶培养的人。
- 无复魏征谏(无复): 不再有魏征那样的忠言进谏。
- 何须更乞言(何须): 何必还要向别人请教呢?
- 空余泪沾臆(空余): 只有泪水湿透了衣服。
- 清庙既戾矣(清庙): 清正的宗庙祭祀活动已经结束。
- 不闻歌大风(不闻): 不再听到《大风》这首诗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