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静听秋声起,篱外草虫鸣不止。
挑镫坐对松影寒,明月乍出疏林里。
少年华发惊时节,便欲学仙归贝阙。
十载劳心思探珠,半生失计空磨铁。
神仙何必厌妻子,秦楼弄玉随箫史。
织女黄姑会有时,别床异被徒为尔。
先生闻道何其早,红尘莫惜知音少。
须从火底现莲花,肯向秋原同腐草。
与君试访殷七七,至道不烦惟守一。
天台有路度石桥,水流定泛桃花出。

夜凉静听秋声起,篱外草虫鸣不止。挑镫坐对松影寒,明月乍出疏林里。

少年华发惊时节,便欲学仙归贝阙。

十年劳心思探珠,半生失计空磨铁。

神仙何必厌妻子,秦楼弄玉随箫史。

织女黄姑会有时,别床异被徒为尔。

先生闻道何其早,红尘莫惜知音少。须从火底现莲花,肯向秋原同腐草。与君试访殷七七,至道不烦惟守一。

天台有路度石桥,水流定泛桃花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描述夜晚的自然环境、诗人的情感变化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挑镫坐对松影寒”中的松影寒、“明月乍出疏林里”的明月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

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例如,“夜凉静听秋声起,篱外草虫鸣不止”,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听到草丛中的虫鸣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而“挑镫坐对松影寒,明月乍出疏林里”,则是诗人坐在月光下,看着松影和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