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古难将别恨删,君王南狩几时还。
江边自卷层层浪,竹上犹看点点斑。
万里苍梧迷望眼,千秋白水照愁颜。
扶疏筋骨撑霜雪,贞节长留天地间。

湘竹

终古难将别恨删,君王南狩几时还。

江边自卷层层浪,竹上犹看点点斑。

万里苍梧迷望眼,千秋白水照愁颜。

扶疏筋骨撑霜雪,贞节长留天地间。

译文:
湘妃的竹啊,自古以来就让人难以抹去离别的伤痛。
你见证了多少君王南巡狩猎,又何时能回来?
江边的波浪层层叠叠,而你的竹叶上仍能看到那些点点斑点。

远望着那万里之外的苍梧山,让人心生迷茫;
看着那千古流传的长河之水,映照着我满心的忧愁。
你的枝干挺拔,像撑天撑地的雪中梅花,
你的节操高洁、坚贞不屈,永远留在天地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诗中以湘妃竹为题,通过描绘湘妃竹的形象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以及离别之情的感慨。

首句“终古难将别恨删”,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难以释怀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也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次句“君王南狩几时还”则进一步揭示了离别的原因。这里的“君王”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南巡狩猎活动,而“南狩”则是指皇帝离开京城到南方进行狩猎。这一行为在古代是一种政治象征,但同时也意味着长时间的分离和思念。

诗中的“江边自卷层层浪,竹上犹看点点斑。”两句则是对湘妃竹的具体描写。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江边的海浪和竹上的斑点都人格化,使得这些自然景象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湘妃竹的喜爱之情,因为竹子常常被视为坚韧不屈的象征。

最后两句“万里苍梧迷望眼,千秋白水照愁颜。”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万里苍梧”指的是遥远的家乡,而“千秋白水”则是指无尽的时间。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对离别和思念的无限延伸。

整首诗通过湘妃竹这个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