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殿穹窿冠岭开,清秋高倚集灵台。
覆崖树色山中满,入硖河声塞外来。
飞骑随人穿石往,抠衣谒帝拂云回。
挥毫遍扫苍苔壁,深愧登高作赋才。

元朔山谒太元宫

绛殿穹窿冠岭开,清秋高倚集灵台。

覆崖树色山中满,入硖河声塞外来。

飞骑随人穿石往,抠衣谒帝拂云回。

挥毫遍扫苍苔壁,深愧登高作赋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天宝三载(744)秋天至冬初,诗人在任安西节度使判官期间,游览了西域名山元朔山。全诗四十六字,共八句。前六句主要描写山中景色,后两句则写登山谒见皇帝的情景。

第一句“绛殿穹窿冠岭开”,绛色殿宇覆盖着整个山峰,如同一座宏伟的宫殿耸立在岭上。第二句“清秋高倚集灵台”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致,山峦之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第三句“覆崖树色山中满”,描述的是山中树木郁郁葱葱,覆盖着悬崖峭壁的情景。第四句“入硖河声塞外来”,则是说河水从峡谷中奔腾而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第五句“飞骑随人穿石往”,描绘了一群骑马的人正在石头缝中穿梭而过的场景。最后一句“抠衣谒帝拂云回”,则是说诗人穿着官服,恭敬地拜见皇帝,然后返回了。

整首诗通过对元朔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山间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