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读书台,坐钓鱼矶,愿诸生讲解切磋,贾岛刘义,俱向韩门称弟子;
从田间来,冠天下士,看此后文章经济,麟图凤阁,胜于洛社有文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及注释进行思考分析作答。
(1)“登读书台,坐钓鱼矶”,点明作者登临的目的和心情。“钓台”指的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坛祭天,后人称此地为“诸葛台”;此处指阳山盛文社学联所在地,是读书的地方。诗人登上读书台后,面对山川胜景,心旷神怡,于是便坐在钓鱼矶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钓台”,即钓鱼台,位于阳山镇西面2千米处的鱼石山上,海拔397米;“矶”,指水边岩石,是钓鱼的场所。此句写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2)“愿诸生讲解切磋,贾岛刘义,俱向韩门称弟子”,这是说:我期望各位学者能互相交流切磋,学习探讨,就像唐代大诗人贾岛、刘义在韩愈的门下一样,成为他的弟子。“诸生”,泛指学子。“韩门”,指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家庙。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世称“韩昌黎”。他提倡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骈俪之风,主张文以载道,所作散文具有很高的成就。《送李愿归盘谷序》就是代表作之一。韩愈与李贺是好朋友。“贾岛”和“刘义”都是指贾岛和刘叉,他们都是韩愈的朋友,也是当时的著名文学家。
(3)“从田间来,冠天下士,看此后文章经济,麟图凤阁,胜于洛社有文章”,这是说:从田间来到京城,你们都是天下的士人,今后的文章经济要超过《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让麒麟阁上的画像和凤凰阁上的画像都黯然失色。“洛社”,指洛阳的学者聚会。“洛社有文章”,意思是说在洛阳聚集了很多文人学士。《诗经》《尚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被后世称为文章的经济。这里指的就是《诗经》、《尚书》。“麟图凤阁”,是指汉代的麒麟阁和凤阁,那里是汉光武帝封功臣的画像。“麟”和“凤”都是吉祥的动物,所以用这两个词作为代称。这句的意思是:从田间来到京城,你们都是天下的士人,今后的文章经济要超过《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让麒麟阁上的画像和凤阁上的画像都黯然失色。
(4)“阳山盛文社学联”,这是说:阳山盛文社学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画卷,同时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水、渴望为国家效力的情怀。诗中描写阳山盛文社学联,抒发了诗人向往国事、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