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均有知,露零鹤自警。
修士多感秋,日短志弥永。
学道已苦迟,精进讵嫌猛。
寻源有深浅,修短视我绠。
耳目净浮华,宁谧差可幸。
会心正非遥,顿使烦虑屏。
诗句释义
1 万灵均有知:所有生灵都具备感知能力。
- 露零鹤自警:露水滴滴落下,白鹤因之警觉而鸣叫。
- 修士多感秋:修行者大多感受到秋天的寒意。
- 日短志弥永:太阳缩短了白天的时间,但个人志向和追求却可以延续。
- 学道已苦迟:学习道家学说已经很晚了。
- 精进讵嫌猛:尽管追求精进可能显得过于猛烈。
- 寻源有深浅:寻找真理的过程是有深度和宽度的。
- 修短视我绠:衡量一个人的修养高低,取决于他自身的努力。
- 耳目净浮华:清除心灵中不必要的虚荣和浮躁。
- 宁谧差可幸:宁静的状态是可贵的。
- 会心正非遥:领悟真理的时刻并不遥远。
- 顿使烦虑屏:顿悟之后,所有的烦恼都被排除了。
译文
万灵皆有知觉,露水滴落鹤也自警。
修行者多感受秋季,日子变短志向更长久。
追求道术已经很晚,精进之道未必太过猛烈。
探究真理有深有浅,修为长短由自身决定。
耳目清净无虚华,宁静状态值得珍重。
领悟真理尚需时日,顿悟之后一切烦恼皆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学问和真理的独特见解。首先,它通过自然界的露水和白鹤,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智慧的存在;其次,通过描述修行者的感悟和追求,反映了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的差异;再次,通过“耳目清净无虚华”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的追求的超脱;最后,以“会心正非遥,顿使烦虑屏”作为结尾,表明了领悟真理的瞬间到来及其带来的内心平静与解脱。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充满了哲理性,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修行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