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曾赋采萧诗,倾盖匆匆慰梦思。
击筑未终燕市夕,鸣鞭又及灞桥时。
帆收横浦春应近,地接炎洲雪不随。
共说珊瑚枝上好,鲛宫待尔一竿垂。

【注释】

曾青藜:即曾青藜。曾青藜的字,据《新唐书.文苑传》记载,曾青藜为“天宝十载进士第”,后任集贤校理,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有交往。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采萧诗:见前注。倾盖(hé)匆匆慰梦思:指朋友相见,欢谈甚欢,但因时间紧迫,来不及细谈,便匆匆告别。击筑(zhú),一种古代击弦乐器,用牛角制作而成。燕市夕:即长安西市傍晚之时。鸣鞭(piān):古代官吏出行时所持以驱马的响鞭。灞桥:位于长安东门外,是古代送别之地,故有此称。地接炎洲:即岭南。炎州,即岭南地区。珊瑚枝上好:见前注。

【赏析】

曾青藜,字子美,号青藜老人(一作字太白之孙)。天宝十载(751年)登进士第,授左拾遗。安史之乱爆发后,曾青藜随剑南节度使严武入蜀,先后任节度参谋、检校祠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又改华阴县少令,迁殿中侍御史。代宗即位后,曾青藜曾任京兆府功曹参军、谏议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傅,世称“曾公”。

此诗写曾青藜与李白在长安西市分别的情景。首联点出两人相会的时间和地点;颔联写分别时的情景,意谓李白挥鞭离去,曾青藜击筑而归;颈联写二人离别的地点,即灞桥;尾联写李白对曾青藜的赠言,意谓曾青藜到岭南去当官,应像珊瑚枝上长出的珊瑚一样,枝繁叶茂,光耀夺目。

此诗是一首七律。全诗句句押韵,声韵和谐,音调宛转,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十分悦耳动听。此诗虽为赠别之作,但却写得情真意切,意境高远,不落俗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