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攒眉日,远公说法时。
直教千载后,能得几人知。
蝴蝶来新梦,鹪鹩去旧枝。
投林思择木,三匝亦何之。
【解析】
“病中寄怀陈子木”是第一句,点出诗的题材。“陶令”指的是晋宋之际的隐士陶渊明。他隐居田园,躬耕劳作,过着清苦的生活,但心志高远,不趋炎附势。“攒眉”即皱眉,形容愁思重重的样子。“远公”指晋朝名僧慧远,他在东晋时创立庐山东林寺,并提倡禅净双修。“说道”意为讲经说法,“千载后”是指一千年后。“知”指理解、知道。“蝴蝶来新梦,鹪鹩去旧枝。投林思择木,三匝亦何之。”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蝴蝶飞来,我梦见新的梦境;鹪鹩飞走,我离开了旧的栖居之处。在树林里寻找栖息之所,盘旋了三周之后,又不知去哪里好?”诗人通过写蝴蝶和鹪鹩,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答案】
诗句释义:
①陶令:指晋宋之际的隐士陶渊明。②攒眉:皱眉。③远公:指晋朝名僧慧远,他在东晋初年创立庐山
东林寺,并提倡禅净双修。④说法:讲经说法。⑤新梦:新的梦境。⑥鹪鹩(jiáliáo):鹪鹩鸟,体小而善飞。⑦投
林:来到树林,这里指进入山林。⑧择木:选择树木栖息。⑨三匝:绕树盘旋三次。⑩亦何之:也到哪里去呢?
译文:
我在疾病中给你寄去一封信。陶渊明皱眉沉思的日子,正是慧远法师讲经说法的时候。即使一千年以后,能有多少人
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蝴蝶飞来带来了新的梦境,而小鸟鹪鹩已经离开了它的旧枝头,它来到树林里盘旋几圈后,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好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以蝴蝶、鹪鹩自喻,抒写了作者晚年归隐后的情怀。
首句“病中寄怀陈子木”,直接点明题目中的“病”。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病中写的。因为陶渊明曾为彭泽县
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所以后人常把陶潜比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令。
第二句“直教千载后”,承上启下,承接前面提到的历史人物,说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千载以后还有人知道,但是已
经不能像你这样了解他们了。这一句表明诗人对历史的评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对历史的评价态度。
第三句“能得几人知”,紧承第二句而来。这一联是全诗的关键,诗人运用反诘的手法,表示诗人对那些被历史遗忘的
人,只能留下一个空名的愤慨心情。诗人认为这些人尽管千百年来有人知道,可是终究还是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
第四句“蝴蝶来新梦”,写春天到来,蝴蝶飞舞的情景,暗示自己虽已远离尘世的纷扰,但又如同春梦一样,仍然
无法摆脱人间的纷争与烦恼。同时,诗人以蝴蝶比喻自己,也暗示自己的身世飘零,如同蝴蝶一般无依无靠。
第五句“鹪鹩去旧枝”,写鹪鹩鸟离开它的老树,来到另一棵树上筑巢。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处境变化,又借
鹪鹩鸟的迁居来表达诗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情。
第六句“投林思择木”,写诗人来到树林里徘徊,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好。这里的“林”既是自然界的森林,也是
诗人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前途迷茫的困惑与忧虑之情。
最后一句“三匝亦何之”,意思是说在树林里面转了几圈后,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才好。这里的“三匝”是指
诗人在树林里盘旋了三周。诗人用“三匝”这个数量词,既表现出自己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迷茫和无助,又表现了
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