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远接天,稠叠万峰连。
积霭常遮寺,闻香可悟禅。
孤云生片石,古树拥寒泉。
飞鸟没何处,苍茫横暮烟。
诗句释义及赏析
登白马山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者在登上白马山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山高远接天,稠叠万峰连。” 这两句诗描绘了山顶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同时强调了山峰的密集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积霭常遮寺,闻香可悟禅。
“积霭常遮寺” 指的是山间常年弥漫的云雾常常覆盖着寺庙,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闻香可悟禅”则表达了通过香气可以领悟到佛教禅宗的精神。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寺庙和宗教场所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孤云生片石,古树拥寒泉。
“孤云生片石” 描述了一块孤立的巨石上生出一朵孤独的云,象征着自然的独立和自由。”古树拥寒泉” 则描绘了古老树木环绕着寒冷的泉水,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宁静。
飞鸟没何处,苍茫横暮烟。
最后一句”飞鸟没何处,苍茫横暮烟” 表达了一种迷茫和不确定的感觉。这里的飞鸟可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漂泊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暮烟则增添了一种朦胧和遥远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氛围变得更加深远和神秘。
译文与注释
登白马山
高高的山峦直插云端,连绵不断的峰峦汇聚成一片。
常年被云雾遮住的寺庙,传来阵阵香烟让人顿悟禅宗。
孤零零的白云落在石头上,古老的大树围绕着清冽的泉水。
鸟儿消失在茫茫暮色中,远处的烟雾横亘天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白马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感受。首句”高高的山峦直插云端,连绵不断的峰峦汇聚成一片”,描绘了山顶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同时也突出了山峰的壮观和宏伟。第二句”常年被云雾遮住的寺庙,传来阵阵香烟让人顿悟禅宗”,表现了寺庙在自然之中的神秘和庄严,以及香烟带来的心灵震撼。第三、四句”孤零零的白云落在石头上,古老的大树围绕着清冽的泉水”,通过孤云和古树的形象,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末句”鸟儿消失在茫茫暮色中,远处的烟雾横亘天际”,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深远和神秘的场景。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