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高插太行东,绝磴萦回一线通。
势压三川横地轴,位尊四岳表天中。
明霞晚映芙蓉秀,翠壁春悬踯躅红。
揽胜已怜多逸兴,更闻鸾鹤下长空。
这首诗是一首游山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首两句写嵩山峰势雄伟,高插太行东边,绝磴萦回一线通;后两句写嵩山地位崇高,三川横贯,四岳拱立于中。中间两联为对偶句,“势压”、“位尊”等词语表现了嵩山的气势和地位,用笔简洁,但意蕴深厚。末两句写作者欣赏嵩山美景而兴起的逸兴和听到鸾鹤飞过长空的奇闻异事,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注释:
- 群峰:许多山峰。高插:直插天际。
- 太行:指太行山脉。东:方位词。
- 绝磴(dèn):陡峭的石阶。萦回:曲折环绕。一线通:只有一条小路可通。
- 三川:指黄河中上游的三条大河。横地轴:横贯大地。
- 四岳:指中国四大山脉。表天中:象征天空。
- 明霞:傍晚的云霞。芙蓉:荷花。
- 踯躅(zhízhú):一种花名。
- 揽胜:欣赏风景。已:已经。怜:喜爱。
- 多逸兴:兴致很高。逸兴,即超脱尘俗的闲情雅致。
- 更:表示进一步的意思。闻:听到。鸾鹤: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禽。下长空:飞翔在高空。
赏析:
此诗写游嵩山所见景物,抒发了诗人游览嵩山后的感慨与情怀。
开篇“群峰高插太行东,绝磴萦回一线通。”描绘了嵩山群峰直插太行山脉东边的壮观景象,并巧妙地运用“一线通”来形容山路的崎岖难行,突出了嵩山的险峻。
颔联“势压三川横地轴,位尊四岳表天中。”进一步强调了嵩山的地位和气势。这里,“势压三川”指的是嵩山的高耸入云,仿佛可以俯瞰整个大地;“位尊四岳”则是指嵩山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它像一座大山一样屹立在四方,象征着天地之间的重要地位。
颈联“明霞晚映芙蓉秀,翠壁春悬踯躅红。”则是描写嵩山的美景。夕阳下的霞光映照在芙蓉般的荷花之上,使得它们显得更加娇艳欲滴;春天的阳光照耀在青翠的山壁上,使得杜鹃花的颜色更加鲜艳夺目。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嵩山的自然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
尾联“揽胜已怜多逸兴,更闻鸾鹤下长空。”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嵩山后的感受和心情。诗人在这里不仅赞美了嵩山的美丽景色,还通过听到鸾鹤飞过的奇闻异事,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