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角倚江干,放棹谁来鸭嘴滩。
立尽斜阳人不见,柳烟深锁碧窗寒。

解析:

  1. 诗句注释:
  • 小楼一角倚江干:小楼在江边,一角倚靠着江岸。
  • 立尽斜阳人不见:直到日落时分,但人影已消失,无人可见。
  • 柳烟深锁碧窗寒:柳树的烟雾深深笼罩着窗户,使室内显得寒冷。
  1. 译文:
    小楼在江边的一个角落倚靠着江岸,没有人来此乘船。等到太阳落尽时,只见柳树的烟雾弥漫着,使得那窗户被一层寒冷包围。

  2. 赏析:
    这首题为《题画》的小诗,通过对一个小楼和周围景物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江南水乡风光画。

第一句“小楼一角倚江干”,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画面:一座小楼静静地坐落在江边,其一角斜靠在岸边,与江水融为一体,展现出江南水乡独有的柔美与静谧。这里的“小楼”不仅指实际的建筑,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或情感寄托,它承载着诗人的某种心境或理想。

第二句“放棹谁来鸭嘴滩”,则进一步展开这幅图景。在这里,“放棹”是指船只停靠,而“鸭嘴滩”是一种特有的河滩地貌,形似鸭子的嘴巴,因此得名。诗人通过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之处,还巧妙地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江南水乡。

第三句“立尽斜阳人不见”,则是对整个场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描写。当夕阳西下时,小楼、船只以及周围的景物都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但此时却不见人影。这里,诗人运用了“立尽”、“斜阳”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寥之情。

最后一句“柳烟深锁碧窗寒”,则以更加细腻的笔触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柳树的烟雾弥漫着,仿佛将窗外的世界都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同时,由于柳树的存在,使得屋内的温度似乎也有所下降,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样的描写既增强了画面的氛围感,又深化了主题。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江南水乡风光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