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欲求道,得失常相因。
如镜不莹背,如烛不耀晨。
镜烛岂不朗,操舍还由人。
荡荡至人出,羲阳彻八坤。
浮云绝蔽亏,万古光华新。
总总六合间,万物各有我。
臆见苟未除,名理动相左。
譬彼迎嘉宾,重门反深锁。
宕胸生虚明,灼然胜观火。
【诗句解释】
- 小智欲求道,得失常相因。
- “小智”指的是狭隘的、缺乏智慧的见解和理解;“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或自然法则。
- “得失常相因”意味着追求真理的道路并非总是平坦的,而是需要适应变化与挑战。
- 如镜不莹背,如烛不耀晨。
- 这是比喻表达道理或知识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
- 镜烛岂不朗,操舍还由人。
- “操舍”指的是行为和取舍。
- 这里的“人”表明一切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决定。
- 荡荡至人出,羲阳彻八坤。
- “至人”通常是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 “羲阳”在这里可能指太阳或光明,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光辉普照万物。
- 浮云绝蔽亏,万古光华新。
- “浮云”象征遮蔽和遮挡。
- “绝蔽亏”表示消除遮蔽,展现出真正的面貌。
- “光华新”强调了永恒的更新与更新。
- 总总六合间,万物各有我。
- “六合”泛指天地四方。
- 这句话表明在广阔的宇宙中,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存在。
- 臆见苟未除,名理动相左。
- “臆见”指主观臆断的观点。
- “名理”指名义上的、理论上的东西。
- “相左”表示观点不一致。
- 譬彼迎嘉宾,重门反深锁。
- “譬彼迎嘉宾”用比喻的方式指出迎接客人(或真理)就像打开重重的门一样困难。
- 宕胸生虚明,灼然胜观火。
- “宕胸”意指心胸开阔,不受拘束。
- “虚明”形容心境清澈明亮。
- “灼然胜观火”意味着这种清明的心境比观赏火焰还要炽热,比喻思想或精神境界的纯洁与明亮。
【译文】
寻求真理的小聪明者,常因常态而无法领悟真理。
如同镜子不能照亮背部,蜡烛也不能在早晨发亮。
镜子和蜡烛本应明亮,但最终掌握使用它们的人会决定它们的用途。
超越常人的智者出现,像太阳照耀八方大地。
飘渺的云雾被清除,万年的光辉重新绽放。
无论是天地四方,万物都各自有其独特之处。
主观臆断若未消除,理论和实际便会相冲突。
譬如迎接贵宾般打开重重的门,却发现重门反而被深锁。
心胸开阔能产生纯净的智慧,明显胜过看火的光亮。
【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学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探讨了真理、智慧以及个体认知的问题。诗中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示了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以及最终通过开放心态和深刻理解达到智慧巅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