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夕孤峰暝,山僧尽掩扉。
减餐留客宿,种火待人归。
雪冻松逾老,烟深笋自肥。
篱边常卧虎,车马到来稀。

【注释】

未夕:傍晚。孤峰暝: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高远,寂静无声。山僧:指山中的僧人。尽掩扉:都把门关上了。种火:烧火取暖。雪冻松逾老:松树经受着寒冷的侵袭,显得更为苍劲。车马到来稀:来的人很少。

【赏析】

《半山茅庵》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深山茅庵的生活图景。全诗意境幽美,富有禅理。

“半山茅庵”四句,描写茅庵生活。首二句,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傍晚时分,一座孤峰上,一个茅庵里,住着一位山僧。山僧收束门户,准备留客过夜。三、四句,写山僧为客人预备晚餐和取暖用的东西,而自己却过着清苦的生活:减餐,就是少吃一点饭菜;种火,就是生起火来取暖。

“雪冻松逾老”两句,写山中景象。积雪将松柏压得弯腰驼背。而烟笼竹笋,长得更加肥大。这一句诗既写冬景,又写出山中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篱边常卧虎”两句,写山中动静结合的景象。经常有人到篱笆旁打柴、割草,老虎也常常来到篱笆前,因此行人很少经过这里。

【译文】

山寺里的和尚在傍晚时分已经关门了,我被留下过夜。

他们为了招待我特意准备饭菜,而他们自己却吃得很节省。

大雪让松树更老了,竹林里的竹笋长得很好。

篱笆旁边经常有老虎在睡觉,所以车马来来往往很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