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万竿翠竹,江头数点青螺。
风动疑闻社鼓,月明好听渔歌。

【注释】:

翠竹:指竹林;万竿:许多竹子;社鼓:古时祭祀土神、社神所用的鼓声;听渔歌:欣赏江上渔民唱的歌。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春夜图。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明丽,富有生活气息和音乐感,是一首成功的小品诗。

“门外万竿翠竹”一句,点题而入,为全诗的开头。门前万竿翠竹,在月光下显得分外青葱,给诗人的居室增添了不少生气。“翠竹”一词,既形容了竹叶的颜色,也暗示了竹的清香,使读者仿佛闻到了竹子的清香。“江头数点青螺”一句,紧承上句,由远及近地描写江边的景色。江面上点缀着几点渔船,犹如青螺在水中游动,与远处的翠竹相映成趣。

“风动疑闻社鼓,月明好听渔歌”两句,是诗人对前面景物的感受。他想象着微风吹来,好像听到了社鼓的声音;月儿明亮,又听得江上传来渔人的歌声。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诗人之所以如此想象,是因为他在静坐中感受到了江边的生机。“风动”二字,既表现了夜深人静的环境气氛,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他似乎听到了江边传来的社鼓声,又仿佛听到了渔民的歌声。这两种声音,使他陶醉其中,忘记了自己正处在静谧的环境里。

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音乐感。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把竹、鱼、鼓声等自然物都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使人读起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同时,诗人还通过想象,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景物之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名家点评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题李氏园》诗云:“门有车马过,家无燕雀鸣。”文佐《碧山堂画跋》云:“文佐画竹,得王维笔意。”此篇盖亦此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