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棻
【注释】: 翠竹:指竹林;万竿:许多竹子;社鼓:古时祭祀土神、社神所用的鼓声;听渔歌:欣赏江上渔民唱的歌。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春夜图。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明丽,富有生活气息和音乐感,是一首成功的小品诗。 “门外万竿翠竹”一句,点题而入,为全诗的开头。门前万竿翠竹,在月光下显得分外青葱,给诗人的居室增添了不少生气。“翠竹”一词,既形容了竹叶的颜色,也暗示了竹的清香
武昌府署厅事联 【注释】: 武昌:指湖北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 厅事:官署中掌管事务的官员办公的地方。 余:我。 机:机遇或时机。 赏析: 这是一幅对联,上联是“笔下留有余地步”,意思是说在写字时要有余地,不要过于拘谨;下联是“胸中养无限天机”,意思是要心胸开阔,有无限的智慧和机会。 整副对联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做事时要有余地,不要过于拘谨;同时,我们也要心胸开阔,有无限的智慧和机会
门外万竿翠竹,江头数点青螺。 风动疑闻社鼓,月明好听渔歌。
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清代诗人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世称惜抱先生或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他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 。 姚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才华,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文化特色,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的诗歌才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成为了清代文人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诗歌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
清代诗人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世称惜抱先生或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他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 。 姚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才华,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文化特色,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的诗歌才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成为了清代文人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诗歌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