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童搥床梦中哭,日饱三餐那知福?
芭蕉叶大来战风,意何未满争雌雄。
我能和汝苍玉笛,恐使孤猿堕凄魄。
醉中心事如海涛,风头愈遏激愈高。
美人弄花满城阙,今夕胡为不明月?

夜深人静时,诗人姚燮独坐灯下,对着明月,提笔作诗。他以“痴童搥床梦中哭,日饱三餐那知福?”开篇,描绘了孩童无知的哭泣与成人世界的辛酸对比,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芭蕉叶大来战风,意何未满争雌雄。”接着,诗人以芭蕉叶比喻人生,风雨兼程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不屈。在诗人眼中,即使环境恶劣、生活艰难,也要保持内心的斗志和追求。这一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更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坚持。

“我能和汝苍玉笛,恐使孤猿堕凄魄。”诗人自比为能吹奏苍玉笛的人,虽拥有高洁的情操,却因孤独而心生哀伤。这里的“孤猿”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而“凄魄”则暗示了他心中那份无法言说的凄凉。诗人通过自我比拟,表达了对人生孤独感的深刻体验与无奈。

“醉中心事如海涛,风头愈遏激愈高。”最后一节,诗人以酒喻志,将心中的豪情壮志比作汹涌澎湃的大海,即使狂风暴雨,也能激起更高的浪花。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便是在困境中,也要勇往直前,追求更高的境界。

“美人弄花满城阙,今夕胡为不明月?”尾声处,诗人以美人赏花引出对月亮的不解与好奇。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月亮的圆满和缺落,似乎寓意着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起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夜坐独酌作三章》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更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度探索。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更是对生命真谛的追问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