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石当坡翠有棱,高桠四出罥风藤。
萧疏一幅倪迂画,添个看云古衲僧。
【注释】
自睢宁至下邳道中(lú)杂诗六绝句 其三:在睢宁到下邳的途中。
笋石(zhùn shí)当坡翠有棱(yī):笋石长在山坡,像竹子那样挺拔而绿。笋石:指竹根盘曲而成的石头。
高桠(jiá):竹枝分出的部分。
四出罥风藤(ɡuān fēng ténɡ):形容竹枝叶繁茂,像被风吹动一般摇曳。
萧疏一幅倪迂画(xiāo shū yī fèn ní yuē huà):倪迂是元代画家,此句意谓这景象与倪迂的画作相似。
添个看云古衲僧(tàn gè kàn yún gǔ nà sēng):古衲僧即和尚,此处指僧人,意谓在这景色中增添了一个观赏云雾的僧人。
【赏析】
《自睢宁至下邳道中杂诗六绝句·其三》描绘的是春天雨后山林的景象。
首句“笋石当坡翠有棱”,写笋石长在山坡上,像竹子一样挺拔而绿。诗人用“翠”字写出了竹叶的颜色,用“有棱”一词写出了竹竿的形状。“笋石”指的是竹根盘曲而成的石头,这是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次句“高桠四出罥风藤”,形容竹枝叶繁茂,像被风吹动一般摇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生机的竹林之中。
第三句“萧疏一幅倪迂画”,意谓这景象与倪迂的画作相似。倪迂是元代画家,这里借用其名字来形容这春雨过后的山林之景如画。
末句“添个看云古衲僧”,意谓在这景色中增添了一个观赏云雾的僧人。这里的“古衲僧”指的是和尚,他正在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沉浸在这片宁静之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雨后的山林之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