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阴迎雪水先昏,晓翠遥山隐梦痕。
鸡唱定怜灯照枕,竹敲曾误客归门。
倘思瘦影凭梅索,几累寒宵借麝温。
潦院凄烟沙艇雾,也当置酒向君论。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梅,后四句写人。全诗从梅花的“影”和人的动作、感受两个方面进行描写。首联写景:“梅影”暗合题面;颔联写人:以“定怜灯照枕”“曾误客归门”表现其瘦弱之姿。颈联写梅与人的关系;尾联写对梅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野阴迎雪水先昏,晓翠遥山隐梦痕。

鸡唱定怜灯照枕,竹敲曾误客归门。

倘思瘦影凭梅索,几累寒宵借麝温。

潦院凄烟沙艇雾,也当置酒向君论。注释:

①野阴:野外的阳光。②晓翠:早晨的青山。③瘦影:梅花的影子。④索:攀援,摘取。⑤潦院:荒凉的庭院。⑥沙艇:水上的小船。⑦论:评说。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梅诗,通过描写梅花与游人之间关系及其自身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野阴迎雪水先昏,晓翠遥山隐梦痕”。开篇两句即点明“梅”,写其生长之地,“野阴”点出梅生长于野外;“水先昏”写出了时序,此时已是冬天。“晓翠”写远山在初晨的朦胧中若隐若现。“隐梦痕”是说山色朦胧中好像有梦的痕迹,给人以幽静、神秘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生长环境,更衬托出了梅花的清幽高洁。

颔联“鸡唱定怜灯照枕,竹敲曾误客归门”。这两句是对梅和人的进一步描写。“鸡唱”一句,诗人把听鸡叫作为夜行人归家的标志,而“灯照枕”则说明主人已经就寝,这两句是说因为梅花的存在,使主人难以入睡,从而引出了下一句“竹敲曾误客归门”。这一联中,诗人把梅花拟人化,写出了梅花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梅花的美丽动人之处。

中间两联分别写到梅花与人的亲密关系。上半句“倘思瘦影凭梅索”,“瘦影”是指梅花枝干纤细的形态,这里指代梅花本身,“凭梅索”就是倚着梅枝攀援。下半句“几累寒宵借麝温”。“累”字在这里是动词,指梅花香气袭人,连带着让人感觉到寒冷,而“借麝温”则是说这种香气仿佛能带来温暖。这两句写到了梅花与游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梅花香气袭人,连带着让游人觉得寒冷,但却无法离开它,这既表现了梅花的香美,也表现了游人对它的喜爱和依恋。

最后两联写梅花与游人之间的关系及梅花给人带来的美好体验。“潦院凄烟沙艇雾,也当置酒向君论。”前一句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潦院”指的是简陋的院落,“沙艇”指的是船桨划水之声,“雾”、“烟”都是指环境的恶劣,但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梅花依然傲然绽放,可见梅花的品质是多么高贵。后一句写梅花给游人带来的美好的体验,如果梅花能够像人一样有思想的话,那么它就一定会喜欢人们给它设宴庆祝。这两句既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喜爱梅花的情感的抒发。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通过对梅花与游人之间关系的描写,表现出了梅花的高洁美丽、芳香扑鼻以及与游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