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桑陌已无莺,老屋临江但竹檠。
采得芙蓉知古怨,邀来明月得新晴。
乱山独梦愁莲步,涩指中宵试笛声。
好熨薰笼消寂夜,将诗咒与雪衣鹦。
【注释】
简怀姬人四章:指唐代诗人罗隐的《寄简》。
桑陌已无莺:桑陌,指桑树间的空地。
老屋临江但竹檠(qíng):老屋,指简陋的屋子;临江,靠近江边;但,仅仅;竹檠,指用来点火的竹制灯罩。
芙蓉:荷花的别称。
莲步:莲花步,形容女子走路轻盈。
涩指:指手粗糙。中宵:夜里。试笛声:吹奏笛子。
好熨薰笼消寂夜:好,喜欢;熨,熨平;薰笼,用香料熏衣用的木盒;消,消除,消散;寂夜,寂静的夜晚。
雪衣鹦:雪衣鹦鹉,指雪白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位姓简的女子的,表达了他对她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境。
第一句“罗敷桑陌已无莺”,诗人以“罗敷桑陌”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罗敷”指的是古代的一位美女,她曾被誉为“天下第一美人”。而“桑陌”则是指桑林之间,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用“已无莺”来形容这个地方曾经有鸟儿歌唱,但现在却变得寂静无声。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也更加引人深思。
第二句“老屋临江但竹檠”,诗人以“老屋临江”为背景,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宁静的土地。这里的“老屋”可能是指那些破旧而古老的房屋,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而“临江”则可能是指这些房屋紧靠着江河,仿佛随时都会被流水带走。这样的背景使得诗人更加感到自己与这片土地的紧密联系和深厚的情感。
第三句“采得芙蓉知古怨”,诗人以“芙蓉”为象征,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感慨。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花,它代表着纯洁、高雅和美丽。而诗人在这里用“芙蓉”来比喻那位女子,意味着她已经成为了诗人心中永远的遗憾和回忆。同时,“知古怨”则表示诗人已经意识到这位女子的痛苦和悲伤,他愿意为她承担一切不幸和痛苦。
第四句“邀来明月得新晴”,诗人以“明月”为象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这里的“明月”可能是指明亮的月光,它照亮了整个大地,也照亮了诗人的心房。而“新晴”则可能是指天空晴朗的景象,阳光明媚、清新宜人。这样的夜晚使得诗人更加向往与她相见的时光,同时也暗示着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定。
第五句“乱山独梦愁莲步”,诗人以“乱山”为背景,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美丽的夜晚景象。这里的“乱山”可能是指连绵起伏的山峦,它们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和壮观。而“独梦愁莲步”则表示诗人独自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地回忆起与她共度的美好时光。他希望再次回到她的身边,感受那份温暖和幸福。
第六句“涩指中宵试笛声”,诗人以自己的手指为线索,进一步描绘了他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这里的“涩指”可能是指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变得有些粗糙。而“中宵”则可能是指深夜时分,他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思考着过去的事情或期待着未来的时刻。在这样的夜晚里,他不禁尝试着吹响了一支笛子,希望能够借此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绪。
最后一句“好熨薰笼消寂夜”,诗人以“焚香炉”为象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这里的“焚香炉”可能是指一种用于点燃香料的器具,它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之中。而“消寂夜”则表示在这个寂静的夜晚里,他通过焚烧香料的方式驱散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样的举动不仅使他感到舒适和安心,也让他觉得与她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一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怀姬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追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来营造浓厚的氛围和深情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