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缚谁愁解脱难,抽薪养到大还丹。
华嵩有柢天栽厚,门户无依手创单。
杜甫昔遭饭颗诮,钟期今逝抱琴叹。
纷纷拾得樽边唾,七子三家满坫坛。
古诗文网 赏析
《答韩生问余诗二章其一》
【诗句】
禅缚谁愁解脱难,抽薪养到大还丹。
华嵩有柢天栽厚,门户无依手创单。
杜甫昔遭饭颗诮,钟期今逝抱琴叹。
纷纷拾得樽边唾,七子三家满坫坛。
【译文】
禅修束缚何须愁解,抽掉烦恼可成至高丹。
华山如柱天生厚重,门户孤立手创单。
杜甫曾遭饭颗讥笑,钟期今逝抱琴叹。
众子拾得杯边唾,七子三家满坛宴。
【注释】
①禅:禅宗,一种修行方法。
③饭颗(lǎn kē):形容人相貌丑陋,这里指杜甫。
④钟期:春秋时期著名琴师伯牙的知音,钟是姓,期是名。
⑤七子:古代以七人为一组,称为“七子”,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友人或者同僚。
⑥坫:古代宴会时放置酒杯的地方。
⑦觞(shāng):酒器,泛指酒杯。
⑧无依:孤独无助。
⑨唐突:冒犯他人,不礼貌的意思。
⑩无涯:无边无际。
⑪太和:宇宙间最大的道理。
⑫虚怀:谦虚的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首句“禅”字既点明了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方法的态度。第二句“抽薪养到大还丹”比喻通过消除内心的烦恼和执着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升华。第三句通过描绘华山的壮丽和孤高的门户,象征了诗人独立自主的精神。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才华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学意味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