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因缘有劫轮,未将局蹐殉贪嗔。
半生疲马通逵窄,万古名山斗室春。
心苦淫诗难绝物,手工创画不摹人。
世无郢匠谁伤朴,转畏空华滥八夤。

【注释】

佛氏:佛教。因缘:缘分。劫轮:劫运,指佛教所说的世界周期。局蹐(jí):拘束。殉贪嗔(chěn qín):为贪爱嗔怒所驱使。通逵(kuò jū)窄:通衢,宽阔的道路。万古:永远。淫诗:淫荡的诗歌。绝物:超脱世俗,遗世独立。手(shǒu)工:手艺人。郢匠:郢,地名,在今河南信阳市境内,相传是大匠石工开凿的。八夤:八件精美的装饰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首句以佛教中的“劫轮”来比喻人生的轮回转世,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用“未将局蹐殉贪嗔”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认为人们应该超脱于贪嗔痴等烦恼之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则通过对比来展现诗人的人生态度。他曾经半生疲马通衢窄,但如今却在万古名山斗室春,意指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后,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名山”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高洁境界,而“斗室春”则暗示着诗人虽身处狭小空间,却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颈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文人墨客应该远离俗世的纷扰,不模仿他人的作品,而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自己的笔触去描绘世间的景象。这里的“心苦淫诗难绝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即追求真实情感的流露,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技巧上的堆砌。

尾联则从社会的角度来反思艺术创作的意义。他认为世上如果没有真正的匠人,谁还会去欣赏那些空洞的装饰品呢?这里既表达了对艺术创新的渴望,又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诗人在这里呼吁社会应该重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繁荣和浮华。

这首诗通过对佛家观念的借鉴、对人生经历的描述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其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