诩也能歌袖影彯,熊生击缶和吾箫。
残春絮海烟千里,昨梦芦沟月满桥。
泉石勋名申誓约,人天籁响杂诙嘲。
无端出入相狼狈,座有元龙意亦消。
【注释】:
诩:称赞。彯:舞袖翻飞的舞姿。熊生:湘南熊,即熊掌,名松之,曾任福建盐运使兼榷茶使。陈明经:名凤孙,字明经,号竹泉。小集:聚会。江亭:水边亭子。次:依韵作诗。原韵:用本首诗中的韵脚。其三:第三首。书壁:题写在壁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亭子里与友人相聚,醉后写下的。他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表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赞扬了友人的歌声。他称赞友人的歌喉美妙动听,就像舞袖翻飞,让人感到无比的愉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歌声的喜爱,仿佛自己也被歌声所吸引,陶醉其中。
诗人描述了友人的击缶声。他形容击缶声宛如箫音悠扬,令人心旷神怡。这不仅表现了他对友人音乐才能的认可,也表达了对他人格魅力的钦佩。
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残春时节,烟海茫茫,仿佛一片絮海;而昨夜的月色又映照在芦沟桥上,如满月般明亮。这不仅表现出了诗人的想象力丰富,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转向了人世间的事物。他通过“泉石勋名申誓约”等句子,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追求。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地位,而是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提升。
诗人以元龙自比,表达了他的豪放不羁和豁达胸怀。他认为元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忠)虽然年迈却仍意气风发、无所畏惧,而他则应该效仿元龙,保持一颗豁达的心,不受外界干扰。
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歌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追求,以及他豁达的性格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