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住湖上,曾向山南策马回。
虎径深秋多败叶,蛟巢白日起阴雷。
悬厓乱水穿林去,下壑流云上磴来。
鞋笠愿申明岁约,重模斗字剔𧹬苔。

【注释】

涧:溪流。

虎径:虎行的小道。

𧹬(zhú):兽蹄,这里指老虎的足迹。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淳祐五年(1245)八月,作者在湖南岳阳楼作。诗人以纪游为题,描绘了岳阳楼附近景色和洞庭湖的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诗的首两句是说,今年八月,我来到湖上,曾经在山南策马回望。“住湖上”点明地点,交代了时间,“曾向山南策马回”一句是说,这地方是我去年到过的,那时是在山南。“曾”字有重过之意,表明诗人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也表现出他对这次重访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是说,虎径深秋多败叶,蛟巢白日起阴雷。这是写景。“虎径”是说山路险峻,“多败叶”是写山中树木凋零,秋天的景色萧索。“蛟巢白日起阴雷”是说蛟龙的洞穴里,白日里可以看见蛟龙出来活动,夜晚则听到隆隆的雷声。“蛟巢”是说蛟龙的窝穴,“阴雷”是指蛟龙出洞时发出的霹雳般的声响。这一联写景,既写出了山中的险峻,又写出了山中生活的神秘、奇特,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第四句是说,悬厓乱水穿林去,下壑流云上磴来。意思是说,悬崖峭壁间湍急的溪水流着流着就穿过树林了,从山谷流下来的云气顺着石阶升腾上去。这里的“悬厓”是山崖的意思,“乱水”是形容溪水奔腾的样子。“上磴”是指登高的路,即石阶。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山中流水的激越,又写出了山中云气的飘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第五句是说,鞋笠愿申明岁约,重模斗字剔𧹬苔。意思是说我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来重申去年的约定,再刻下斗字剔掉𧹬苔。“重模斗字”,是指刻印斗大的字,“剔𧹬苔”是指用刀刮去泥土。这两句写事,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约明年再来此地的愿望。

【译文】

今年八月住湖上,曾向山南策马回。

虎径深秋多败叶,蛟巢白日起阴雷。

悬厓乱水穿林去,下壑流云上磴来。

鞋笠愿申明岁约,重模斗字剔𧹬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