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岸平岚如睡女,偃堤荒柳似屯兵。
却看水色成云色,惯听鱼声乱鸭声。
恻恻凝寒留雪意,迟迟斜日负春情。
钱江一片东南汐,气荡吴山凤阙明。

这首诗是苏轼在1083年(元丰六年)游杭州时所作,当时他被贬到杭州做通判。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西湖后写下的四首诗的第一首,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翻译:

贴岸平岚如睡女,偃堤荒柳似屯兵。
贴岸平岚像睡眠中的美女,偃堤荒柳像是驻扎的士兵。

却看水色成云色,惯听鱼声乱鸭声。
却看到水面的颜色变成了云一样的颜色,习惯了听鱼和鸭子的声音混成一片。

恻恻凝寒留雪意,迟迟斜日负春情。
凄凄寒风中带着雪的气息,斜斜的太阳似乎背负着春天的感情。

钱江一片东南汐,气荡吴山凤阙明。
广阔的钱塘江波涛汹涌,吴地山川被气浪激荡而显得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西湖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第一句“贴岸平岚如睡女”,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湖水平静时的样子,如同一位熟睡的女子般安静。第二句“偃堤荒柳似屯兵”则用军事术语来形容荒废的堤坝和枯萎的柳树,仿佛有士兵正在那里守卫。第三句“却看水色成云色,惯听鱼声乱鸭声”,表现了诗人对湖面变化的敏锐观察力,他能看到水中的倒影随着天色变化而变化,听到鱼儿和鸭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第四句“恻恻凝寒留雪意,迟迟斜日负春情”则写出了诗人感受到的寒冷和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最后一句“钱江一片东南汐,气荡吴山凤阙明”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图景,钱塘江的水势浩渺,吴地的山川因气浪激荡而显得更加壮丽。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